萝拉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萝拉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哭包 > 35、第035章

35、第035章

不想错过《穿成年代文里的小哭包》更新?安装萝拉小说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连跃体力好, 载着苏瓷、肖桉和钱小川三?人,一口气骑到县城,半途都没停一下。

在苏瓷的指路下到了秦老爷子家附近, 他才捏住车刹停车, 让苏瓷去还车。

从连跃手里接过自行车,苏瓷直接推着车跑往秦老爷子家去。

除了自行车,装衣服的黑提包她也挂在车上带回来了, 苏华荣在里面装了半截洗干净的老方瓜, 还有一些?萝卜小白菜。

苏瓷推车到秦老爷子家门口,敲门还车。

秦老爷子看到提包里东西的时候,说苏瓷“哎哟, 你跟我这么客气干什么?”

苏瓷笑着,“我妈让带的, 都是自家地里长的,您放心留着吃。”

这么重的东西, 不留着难道让她再拎回去?

她这细胳膊细腿的样子, 怕是到半路就得?累趴下了。

于是秦老爷子痛快地收下了东西。

和苏瓷聊了几句天,送她出门的时候, 又说“以后要是还需要什么, 但凡我家有的, 你来拿就是。”

苏瓷仍是笑着,“那我可真不跟您客气了。”

秦老爷子嘿一声,“客气啥呀, 有什么需要,开口就是了。”

苏瓷和秦老爷子说完话出来,心情一派大好。

找到等着她的连跃三?个人,问他们“怎么样?现在就去吃饭, 还是先逛逛?”

连跃和肖桉、钱小川早商量好了,这会儿直接回“走着逛逛吧。”

主要是第一次来,有这时间熟悉熟悉也是好的,下回自己再过来玩,也就不用探地儿了。

苏瓷因为常来走街串巷赚赚钱,对县城早就很熟了。

她带着连跃三?个人逛了逛有商店的几条街,也看了看县革委会、公安局以及医院一些?地方。

差不多逛完的时候,连跃说“地方还是太小,饭店就只有一家。”

苏瓷看向?他问“你们那有多大?”

钱小川接着话道“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地方比这可大多了。咱们经常混,城里城外都摸遍了。西餐厅就有两家,里面的东西那叫一个洋气,你们见都没见过。”

苏瓷嘴角微微抿着些?笑,看着钱小川臭屁。

她没见过?她吃过玩过的东西,他们仨做梦都想象不到!

连跃又说“要是能有机会的话,带你去玩儿。”

肖按细化?补充道“带你去吃冰激凌,喝咖啡,溜冰打冰球。”

苏瓷没想到他们的生活这么丰富。

看他们略带回忆的样子,她笑着应了句“好啊。”

结果钱小川这又叹上气了,手插裤兜怏怏说“就怕是,这辈子都回不去了。”

这话一说,就带得?连跃和肖桉情绪也都不大对。

苏瓷看看他仨的脸,想说再过几年,能回不能回的都回去了。

他们年龄还小,下乡时间又晚,在乡下呆这两三年,其实根本耽误不了他们什么。

被耽误了的,还得?是老三?届。

老三?届就是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

他们从大革命一开始就下乡来了,等到知青回城,在乡下呆了十多年,该耽误的都耽误了。

许多人早都在乡下找了对象,生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

不过老三?届有个好的地方就是,当年上学都是好好学习学过来的。

不像连跃他们这一批,许多学生自从闹起革命以后,在学校都是混日子,混到毕业为止。

等到明年高考恢复,老三?届里曾经的尖子生,拿起书本复习复习,考上的概率大很多。

但像连跃他们这一波人,就算高考恢复,他们多数也比不过老三?届那些人。

当然不管什么样的年龄群体,都有部分少数。

脑子好的或者是在学校也学了的,那自然一样上大学。

预知未来的话,哪是能随便乱说的。

苏瓷垂下目光抿抿嘴唇,没开口说什么,让他们去体会他们青春里该体会的彷徨。

所有的这些?,都是他们这一代的少年,该经历的。

少了哪一段心路历程,都算不上是完整。

这样走了几步,苏瓷看了看西边坠落屋脊的红太阳。

她装作不懂这三?只的心事?,用轻松的语气开口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太阳快下山了,我们去吃饭吧。”

连跃三?人的情绪瞬间松快起来。

大约就是年轻人的特性,什么情绪都是来的快去的也快。

钱小川勾着头看苏瓷,质疑她“你真的有钱请我们下馆子?”

苏瓷很淡定地勾一下嘴角,“我什么时候骗

过你们?”

说完也不跟他们废话了,领着他们就往饭店去。

回去没有车骑,早点吃完早回家。

县城这一唯一的一家饭店,自然是国营的,门墙倒是建得?大气,顶上是个红色五角星,下面有大红色的粗体字——国营饭店!

左边书自力更生。

右边书艰苦奋斗。

苏瓷带着连跃三?人进去,随便找个圆桌坐下来。

随后她从书包里摸出一个黑色钱袋子,霸气地往桌子上一拍。

钱袋子是她让苏华荣给她做的,是黑色边角料拼出来的布,剪成两片圆形,再给缝起来的。

袋子口缝了尼龙细绳,拽着绳头一抽紧,就把钱袋子给系起来了。

连跃还真是好奇她有多少钱,摆得?这么阔气。

他伸手就要去拿苏瓷的钱袋子,结果手指都还没碰到,苏瓷一把?又给拿回去了。

她换了表情,笑着对连跃三?个说“吃不能超过两块钱。”

连跃这下不好奇了,松了表情语气,“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啊。”

苏瓷不给他面子,“你们知道客气?”

肖桉笑着接话,“他们不知道,我知道。”

连跃和钱小川伸腿就给了他一脚。

这小子十足的叛徒,没事就卖兄弟。

两块钱也不少了,饭店里的炒素菜不过才五六分一个,荤菜两三?毛,贵点的四五毛。

四人点了差不多的菜,要了四碗面,还奢侈地一人要了一杯啤酒。

吃完从国营饭店里出来,连跃三?人脸上挂着极满足的表情。

下乡插队这么长时间,不管是之前偷的那只鸡,后来苏瓷给的白面做的面条,都没有这顿吃得?这么尽兴。

外头天色暗下来,公共汽车最后一班也没了。

就算是有,苏瓷也不会再阔气地请他们坐车回去,毕竟四个人,又得?花上个八分钱。

四个人就这么走回向?阳大队,从暮色沉沉走到夜幕全部铺落下来。

今晚的月光依然很不错,亮的地方,能看到路沟里枯成了棕色的狗尾巴草。

四人一人揪了根狗尾巴草手里捏着玩。

无聊的时候,钱小川开始带头唱起歌来,操着美声唱二战时期的苏联歌曲《喀秋莎》。

连跃和肖桉也都会,附和着

就一起唱起来了。

唱到姑娘“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那真是倍儿带劲。

唱完了《喀秋莎》又唱《小路》。

也是唱到类似的歌词,什么“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就格外铿锵激昂。

一开始苏瓷还觉得?挺尴尬的,大晚上的大土路上这样唱歌。

结果半首听下来,也就被这仨唱出来的气氛给感染了,嘴角挂着笑摇着手里的狗尾巴草。

如何来描绘这种场景呢。

大约就是,一代人的青春过往吧。

从县城走到向阳大队,四个人走了一个半小时。

今天连跃出门把手表戴上了,标标准准地掐着时间呢。

看到连跃亮出了手表来,苏瓷好奇问他“好歹你们也是干部子弟,手表都有的戴,怎么下乡来,身上一点钱和粮票都没有带?”

连跃回答她“想带也得?有啊。”

肖桉在旁边解释道“隔离审核之后,家里就没有收入了,大院革委会每月给我们发点饭票和伙食费,在大院食堂吃饭,攒不下来多余的钱。”

苏瓷看看肖桉,看看钱小川,又看看连跃“那你们还有钱吃西餐?”

连跃回忆起城里生活,“哥们混的就是一个面子,多的是人请我吃西餐我还不去呢。再说,总有走运的时候吧,谁有钱了,出去搓一顿呗。实?在馋了,大伙儿一起凑凑,先饱一顿是一顿。发的生活费花完了,那大院革委会,总不能看着我们饿死吧。”

苏瓷给他仨比个大拇指“潇洒!”

连跃仨人正要得?意,又听苏瓷说了句“没饿死你们也是奇迹。”

连跃a肖桉a钱小川“……”

一点面子不给,你说这丫头!

说着话就到了苏瓷家的庄子西头上。

钱小川回来的时候帮她背着书包,这会把?书包拿下来还给她,叫她“赶紧回去睡觉吧。”

苏瓷没让他们走,接了书包伸手在里面掏一下。

片刻掏出一包烟来,送到连跃面前,“大前门,确实三?毛五。”

连跃和钱小川怔了怔,疑惑问“什么时候买的烟?”

苏瓷把烟直接砸连跃手里,“就这一包,以后没有了,省着抽,没瘾就给戒了

。”

说完没再让连跃他们仨说话,挥挥手转身回家去。

连跃仨人看着她走过老金家门前,拿开她自己家的蒲杆院子门进去,他们才转身走人。

连跃这还问呢“她什么时候买的?”

钱小川耸肩摊手,“不知道啊,我也没看见啊。”

连跃长长嘶一口气,“这丫头是真有钱啊。”

请他们下了一顿馆子,还给买包烟,加起来算是巨款了。

肖桉疑惑“她哪来这么多钱?”

连跃把?烟装口袋里,“应该不是偷的,咱偷只鸡都被她训成那样。”

钱小川想了想,“她主意多门路多,赚的吧。”

连跃觉得?这很有可能,心里起了盘算,“那咱没事?问问她,怎么赚的这么多钱。”

三?人讨论着怎么赚钱这事?,并肩回知青点。

树梢上的叶子全都枯黄透了,一会便簌簌飘下来几片。

种完小麦之后,书记让向阳大队的社员全都休息了几天。

这天中午放学到家,家里盛好饭,刚坐下来准备要吃饭,忽听到大队的喇叭里扩出书记赵世满的声音,重复了四五遍——

“喂,请每家各派出一名社员同志,吃完饭以后到向阳小学的操场上开会……”

安静下来竖着耳朵听清楚了大队通知,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苏华荣说“没有别的事?,挖泥修斗渠打河坝。”

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每年什么时节该干什么事?,人人都知道。

叶老二不说话,一贯闷声闷气的,坐在桌上只是吃饭。

苏瓷看着苏华荣说“听说明年部分旱地要改水田。”

苏华荣听这话顿了一下,“谁说的?”

苏瓷拿着窝窝头啃,“周兴武。”

苏华荣这又看向?叶老二,“有这说法?”

叶老二这才吭一声,“有人这么说,但大队没下命令,不知道确切的。”

苏华荣端起碗来准备喝稀饭,“这不能吧?旱地改水田,没地方种高粱红薯,那不是要把?人饿死?”

叶老二清一下嗓子,“都在这么说。”

苏华荣轻轻叹一口气,“这日子过得?看不到头。”

叶老二吃饭时不是很爱说话,说两句也就没再出声了。

旁边叶苏红突然问了一个所

有人都后知后觉的问题,“大哥呢?怎么没回来吃饭?”

提起叶安国,苏华荣心里又舒服了一些?。

她嘴角不自觉露些笑意,看着叶苏红说“你大哥出去有事?,不回来吃。”

苏瓷捕捉一下苏华荣的小表情,心里很快就有了答案。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叶安国肯定是和何月香出去约着玩了,不然也不会有什么事?情,能耽误他回家吃饭。

虽想到了这一点,但她没说。

婚嫁这种事?,不到最后一刻进了门,都是没有准确定数的事?,且先安静观望着吧。

叶老二吃饭吃得?快,放下筷子就去隔壁等老金去了。

结上了伴,两人各自拎着小马扎,往大队部对面的向?阳小学开会去。

到了坐下来抽锅烟等一会,才见大队书记赵世满过来。

赵世满在人群前方的桌子边坐下来,拿过包红绸的话筒,喂两声开始说话。

开这种会说话,自然先是把这一年给总结回顾一番。

哪个生产队今年干得?好,收成比别的队高,就大力表扬一番,哪队今年收成垫底,自然也要拉出来批评检讨一番。

哪个队的收成好,哪个队的队长脸上就有光。

当然和分的粮食也挂钩,所以收成高的队的社员脸上喜色也更多一点。

总结完了过去这一年,自然是展望下一年。

这说着说着,也就提起了社员们最近都听说了且很关心的事?情——旱地改水田。

本来这话还没落实,还没从大队书记嘴里说出来,大家心里都抱着一些?希望。

现在竖起耳朵来认真听,真听到从大队书记嘴里说出来了,操场上瞬间就炸了锅了。

说什么的都有,一时间人群里嘈杂得?不行?。

其实最终也就是一个问题,把?旱地改成水田种水稻,谁来保证收成?

大家都是靠地吃饭的,各家人口都不少,本来收成就紧凑,根本不富裕。

每天靠高粱红薯这些?高产作物填肚子,到底不会饿肚子。

听大家闹闹嚷嚷地吵,赵世满也没说话。

他就坐在桌子边,让大家一气把?脾气情绪全都给发泄出来。

等他们陆陆续续歇下来了,赵世满才又对着话筒发声。

他说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但这是上头下的决定,我也没办法。上头派了来看过咱们这里的土地,说是盐碱较重。旱地改成水田,水能排盐,反复施肥换茬种上个几年,土质自然就好起来了,到时候小麦大米吃不完,这不好吗?”

这是给人画大饼呢,谁听不出来?

人家要的就是不饿肚子,你说几年后大米小麦吃不完,那这几年怎么办?人口少的人家不大担心,人口多的,靠分下来的那点粮食,怎么活?

大米白面谁不喜欢吃,可是吃不饱啊!

小麦收成就这么差,水稻种上去,那能收上几粒米啊?和高粱米的产量根本没法比。

赵世满这话说完,操场上又是一阵乱哄哄吵吵。

总之觉得?这决定扯淡的占大部分,毕竟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只能看得?到眼前这一点事。

赵世满又听大家吵了一阵,然后在话筒里叫大家安静。

好容易把?大家都叫停了,他语气硬了些?说“这是长头做的决定,只能这么办!今年冬天得?把?斗渠打好,明年小麦收上来,划出来的地必须改水田!放满了水,只能种水稻!”

语气平缓的时候已经叫大家受不了了,这语气一硬,直接把?人脾气激了起来。

人群里有个人喊“饿死了谁负责?!”

赵世满手按桌面坐直了腰,看向?说话的人,语气依旧重,“大饥荒时候都熬过来了,这就饿死了?!系紧裤腰带熬过这几年,就熬出头了!”

又有个人喊“大饥荒是怎么熬过来的?饿死了多少人?你想把我们逼回那时候去?那你给我们算算,这回要饿死多少个,才能熬出头来?!”

这话一说,又激起了民愤。

大家伙再次闹起来,不管不顾跟着起哄。

不知谁又领了头,喊一句“咱们不干了,打什么斗渠,干脆直接等死!”

其他人立马跟着附和,“就是,不干了!累死累活一整年,种不出粮食来,干它作甚!”

赵世满拿着话筒再叫大家静一静已经没效用了。

说了半天,不止没起到一点作用,反而把?大家的火气拱得更高。

不少人直接从板凳上站起来了,冲着赵世满嚷嚷。

人声沸腾,再发

展下去感觉就要干仗了。

赵世满发现压不住了,把?目光投向?民兵队长李勇强,示意他赶紧维持秩序。

李勇强站起来到人群边上,用他的粗嗓子喊了几声安静。

赵世满在喇叭里喊都压不住,他这样喊自然更起不到半分震慑作用。

最暴躁的声音都喊出来了,结果那些脾气大性子急的社员根本就不鸟他,只管嚷嚷自己的。

李勇强的脾气也被顶起来了,咬咬牙抱着抢朝天上就放了一枪。

“砰”的一声巨响,随后操场上顿时鸦雀无声。

带头的好些社员被枪声吓得?敛了神色。

赵世满从凳子上站起来,直接把?话筒架子拿在手里,声音如铁一般,“谁有意见,上来说!”

他这话说完,倒没有人上来了。

那些带头反对的,这会儿也怂了,敛了脾气,慢慢坐回了自己的小板凳上。

赵世满往人群里扫视片刻,又重声说“你们这叫什么?这叫鼠!目!寸!光!国家能害你们?我今天在这里向?你们保证,真到了要饿死人的地步,大队会放粮!”

操场上再没人说话了,有人看着赵世满,有人悻悻垂下头。

还有些?人从头到尾都没参与,只是砸吧自己的烟袋锅子,比如叶老二。

叶老二出门去开会后,几个丫头带着叶安家也出门走了。

苏瓷打算在家休息一会再出门,便和坐下来做针线的苏华荣聊了两句天。

聊来聊着还是聊到了大哥和何月香。

苏华荣对苏瓷说“你大哥对这丫头很满意,现在是正经处上了,今天约着出去玩了。让他们再处段时间,差不多就叫你大哥把亲事给定下来。”

苏瓷听了这话觉得?挺好的,点点头道“他喜欢就可以。”

苏华荣叹口气,“要是能成,就了了一桩心事?了,不然天天压在这心里,睡也睡不好。”

对于苏华荣来说,这种精神上的压力,和干活累比起来,可难受得太多了。

她宁肯多苦多累一些?,也想把压在心头的这件大事?给解决了。

为人父母养了孩子,盼的都是这一天。

觉得?养大了娶上媳妇了,就可以放下一个担子松口气了。

当然,女儿不会给人这种压力

因?为不管在哪,女孩儿向来都是不愁嫁的。

苏瓷连恋爱都没谈过,更没养过孩子,当然体会不了苏华荣的心情。

她只附和着随意说两句,便没再跟她聊这个事了。

然后正说话呢,忽听到“砰”的一声惊响。

苏华荣十分敏感警觉,瞬间看向?大队部那边,问苏瓷“这是枪声吧?”

苏瓷回味了一下,还没说话,隔壁的蒋云霞就跑过来了。

她刚一进院门,就对苏华荣说“苏大姐,我好像听到枪声了,你听到没有?”

苏华荣从板凳上站起来,“我听着也像是枪声。”

蒋云霞拧着眉,“是大队部那边,也不知道咋回事?,咋还动枪了?”

大队在学校操场上给社员开会,用的都是学校的小喇叭。

喇叭挑得?也不高,声音不会像大队广播室接的那个大喇叭,传得?整个大队都能听到。

苏华荣也说不出什么来,只好和她一起站门口等着。

等了一气,终于把开会的男人都等回来了。

看到老金和叶老二走过来,苏华荣和蒋云霞迎上去就问“咋回事?啊?”

叶老二跟着老金进了他家的院子,两人坐下来,对跟进来的苏华荣、蒋云霞说“部分旱地改水田,确定明年开春就落实,小麦收完接着就栽水稻。田里打满水,想种别的也不行?。”

苏瓷也跟在苏华荣和蒋云霞后面,但没说话。

这事?完全属于大人的事?,没有她插嘴的份。

苏华荣第一个先蹙起眉头来,“水稻才能收多少?这不是叫我们喝西北风?”

叶老二没说话,老金看着她说“谁说不是呢,还差点闹起来。”

听着这话,再想想刚才的枪声,也就联系起来了。

蒋云霞微微呼口气,念叨道“怎么突然做这种决定?”

老金回答她“说是咱们这里的土地盐碱重,长不好庄稼。改了水田以后,水能排盐,这样和小麦轮换茬种个几年,盐排出去,土质就能变好,到时候会有吃不完的白面和大米。”

这是人敢想象的美好光景?

蒋云霞疑疑惑惑的,“真的?吃不完的白面和大米?”

老金说“就算是真的,那也得?要几年,土质不是一下子

就能变好的。这几年怎么办,收成少分下来的粮食就少,那不是要挨饿吗?”

蒋云霞倒是被老金描述的美好未来吸引住了,看着他说“那就苦几年嘛,几年后就能放开了吃大米和白面了,那多好啊。要是真的,我反正愿意苦上几年,先苦后甜。”

老金说蒋云霞,“你倒是目光长远,能领会书记的精神。”

蒋云霞笑笑,“那书记说得?没有错呀。”

老金没叫她多高兴,“那万一土质变不好呢?万一这几年熬不过去呢?”

听到这话,叶老二和苏华荣两口子,双双叹口气。

这个话题说不出个结果来,没有人知道几年后是不是真的能放开了吃大米和白面。

但如果这件事情不去试,就永远不可能发生,而永远穷下去,会是一定的。

说了一会,老金问叶老二“你怎么看?”

叶老二默声片刻道“我能有什么看法,书记怎么安排怎么做呗。艰难是肯定的,但也不至于会叫我们饿死,横竖都是熬。”

老金想想觉得?也是,现在吃黑馒头高粱米红薯干,也就是艰难熬日子。

既然想过好日子,总得放开手搏一把?,说不定真就成了呢?

话说到这里,希望大过了对现实?的担忧,心情也就舒服了起来。

苏华荣想了想又说“粮食要是不够,就把自留地腾出来全种上高粱红薯,也别种那些瓜果蔬菜了,凑合着能熬过去。”

老金听了这话点头,“是个办法。”

蒋云霞心态比他们都乐观,“耐心熬熬看,说不定以后全是好日子。”

苏瓷对种地的事?不太懂,站着听他们说到这里,就悄悄转身走了。

向?阳大队熬过这几年能不能过上不愁吃的日子她不知道,但她自己熬过了这几年,是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所以心里无忐忑,更无伤神。

她回家准备收拾一下出门,但在走到院门口的时候,听到吴家门口一堆姓吴的站那说话,她就迈步进门停住,站着听了那么一小会。

一个男人说“大哥家你们不用愁,就大彪和巧艳两个孩子,怎么也饿不到。”

然后传来吴有财的声音,“人口少就不愁?你说公社是怎么想的,咱们这地方祖

上里就没种过水稻,结果突然就要旱地改水田,这不是胡闹呢吗?”

没什么好听的,苏瓷正要往院子里去。

结果脚后跟刚抬起来些,忽听到吴巧艳的声音,“公社怎么会拿这种事?开玩笑?这关系到整个公社这么多人的生计呢。他们当然是做好所有准备才决定往下落实的,改好了土壤,解决了本质问题,那咱们这老百姓的生活不是就彻底好起来了吗?”

苏瓷把抬起的后脚跟放了回去。

吴有财这又出声“你一个小丫头,没事一边儿玩去,懂什么就在这里叭叭。咱们的土地就这样,他说能改好就能改好?水稻是咱这能种的东西吗?”

吴巧艳语气不屑且捏着自信,“等以后你们都过上了不愁吃米吃面的日子,你们就知道我到底懂不懂,是不是在这里乱叭叭了。公社的决定没错,这事?就得往长远看。”

人家只当吴巧艳是小孩子,不理?她的话。

然后对话里也就没有吴巧艳的声音了。

苏瓷微微侧过目光朝向?吴家方向。

片刻她又抬起手掌,低头盯着手心看一会,然后心里慢慢冒出来一些?与自己穿越一样离奇且诡异的想法和推断。 ,请牢记:,

搜索【看书助手】官方地址:www.kanshuzhushou.com 百万热门书籍终身无广告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小说推荐
孕期被害,战太太带娃回归杀疯了 顶级坏蛋 那个渣男居然变成绝世好男人了 先婚后爱:和老板的闪婚日常 临时老公,玩神秘 夫人流产离婚后,疯批总裁他慌了 前世被虐惨死后她在京城杀疯了 炙骨撩思 桑语洲情 售楼小姐异能觉醒,末世我说了算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四合院:坑死易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