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也不知道这个湖是不是也叫未名湖,反正这个湖是要比燕大的未名湖大多了。
这儿又没有什么大会堂之类的地方,所以文会的举办地就被选在了湖上。
参赛的书生文人,需要自己泛舟湖上,站在船头对喷......不对,是对诗。
现在天色渐晚,各处掌灯,文会已然是要开始的节奏了。
一般来说,文会要玩的都是所谓的飞花令。
飞花令最早是两晋时期的一种酒令形式,后来延伸为文人之间吟诗作赋彰显才学的玩法。
现在不再一定以花为令,还有很多主题,如雨、春、月等意象。
而一般来说,飞花令也会有一个主讲人,来确定文会的主题。
为了显示公平和权威性,一般这个主讲人会请当地的官员或者大绅来担任。
“那个是谁?”关宁注意到湖中的一个中年官员,不由得问道。
“那个是京州的知府,也是主管京城治安的最高长官,文渊翔,文大人。”夏晓婉给他介绍道。
“哦......”关宁点了点头。
“今天,本官有幸受邀,来着云成文会,给诸位才子主讲。今天,正值十五,我们便以明月为题,吟诗作对,如何?”文大人问道。
“甚好!”文大人的话引得周围围观和参与的文人才子们一阵叫好。
“不知哪位才子愿意出句?”文大人左右看了看四周各异的船舶,开口问道。
参赛者的船舶都是自己带来的,各式各样,款式多种,尤其是很多人为了搏个先声夺人,对于这些船只进行了一定的改造。
当然,也有不走寻常路的,就乘一艘破烂的舢板。
让人根本就猜不到到底是他先沉下去,还是文会先结束。
“那就我先来,给大家带点气氛。”一个才子示意船夫,摇动着舢板,缓缓地从湖边驶出,开始了吟诵:“月下姮娥忧,相思两处愁。无限家国事,悔君觅封侯。”
“好!——”
诗句一出,整个湖中掌声一片。
关宁听着这首诗,还是品出了一点点零星的味道的。
说的就是月下妇人在不断地发愁,思念自己的爱人,但是爱人并不在身边而是去了边关打仗。
在家国情与儿女私情之间,女子选择了后者,此时只后悔让心爱的人出去博取功名。
整首诗,没有技巧,全是感情。
不得不承认,这个才子还是有些才学的。
“你觉得如何?”夏晓婉表示自己听不懂,但还是很期待地看向了关宁,问道。
两人现在也和幽泉两人一起坐在一艘小船上,远远看着文会,听着对面的才子们吟诗作对,也别有一番风趣。
“还行。”关宁点了点头。
作为一个初具诗词环境的时代来说,这样的水平已经算不错了。
“自然是还行的。”夏晓婉笑着说道,“这位可是云成书院的首席!”
关宁一阵恍然。
原来是大师兄,难怪要率先出来炒热气氛。
也难怪,后面的人就比较拉跨了。
大师兄一个人在文会上嘎嘎乱杀,一帮小师弟在这边菜得抠脚。
这就让关宁的观看体验不太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