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怡并不甘心一次试验,随后身穿便衣亲自上阵,选择进出住户较多的时候靠近门口,依然在未进行实名登记的情况下进入大门,然后又随行人从南门出来,始终不曾遭受保安人员阻止。
另外一名女警同样测试了保安人员,最终的结果倒是有些差距,因为她没能轻易进入玉林苑。纵观这次测试过程,她是在进出住户较少的时候靠近门口,自然引起保安人员的注意,必定就会进行实名登记。
接下来半天,三名刑警变换着进门方式,有过几次被保安人员拦下,也有几次轻松进入玉林苑,由此袁怡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抓住进出住户较多的时刻进门,保安人员就会疏忽大意,即便没有登记个人信息,也能轻而易举进入玉林苑。非住户人员走出玉林苑,无论通过那方的大门,依然需要鉴定个人信息,可是随同大量行人上前,还是可以蒙混过关。凡是车辆进入玉林苑,或许由于车身庞大的缘故,都会受到保安人员重视,无法从容不迫进出大门。
看见广大住户手里的ID门禁卡,袁怡想到一个重要问题,认为凶手可能借机进出玉林苑,且还不会留下个人信息,所以立刻联系相关部门,并找到销售ID门禁卡的厂商。
厂商负责人将袁怡带进工作室,拿出几种常见的ID门禁卡。袁怡指着一种新潮的ID门禁卡,说与玉林苑使用的ID门禁卡相同,询问对方是否能够弄虚作假。厂商负责人眼含笑意作出回答,无论哪种ID门禁卡,都是可以弄虚作假的,而且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厂商负责人洋洋得意的指出,玉林苑的ID门禁卡正是他们卖出,无非又为自己的产品打个广告。
ID门禁卡的全称是身份识别卡,是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含有固定的编号。ID门禁卡与磁卡相同,仅仅使用卡的号码而已,没有任何保密功能值得信任。
玉林苑使用的ID门禁卡,外形和银行卡一模一样,只是入眼显得特别新潮。
ID门禁卡使用硬胶制作而成,内部镶嵌普通芯片;想要使用这种门禁卡,必须还要具备读卡器和控制器,尽管这种ID门禁卡看似简单,工作原理却是比较复杂。
ID门禁卡进入读卡器的工作区域,即刻就会接收到相关信号,致使内部芯片处于激活状态;芯片读取到存储器中的数据,调制编码过后回送读卡器;读卡器对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然后送至后台控制器,并由后台控制器根据卡号的合法性,针对不同应用做出处理和控制。
厂商负责人拿出销售记录,找到玉林苑的相关信息,复制了一张相同的ID门禁卡,说是拿着此卡就能随意进出玉林苑。
袁怡等人再次返回玉林苑,证明厂商负责人没有撒谎,复制的ID门禁卡确实可以打开大门。
证实了玉林苑的安防系统,袁怡不禁感到有些好笑,平静下来却又觉不妥,随即凝眸分析实际情况。
玉林苑共有三千多家住户,按照每家住户三人计算,应该就有一万多人,假设每人都有一张ID门禁卡,说明共有一万多张ID门禁卡。
一万多张ID门禁卡,或许存在丢失补办,抑或出现其余状况,反正针对玉林苑的ID门禁卡越来越多,如果要想从中找出线索,肯定是件难于登天的任务。
袁怡准备摸排其它厂商,想从他们口中得到购买ID门禁卡的顾客,深思熟虑过后反倒选择放弃,毕竟这是难以估量的工作。
凶手是个狡猾的家伙,无论处于哪种情况之下,应该不会留下个人信息,必定就会使用ID门禁卡进出玉林苑,要在一万多人当中进行排查,难免不是大海捞针。
袁怡坐在轿车里,望着进出玉林苑的人们,忍不住深深的叹了口气,继而带领两名警员走向大门。
袁怡找到保安队长,复制一份3月5日的登记名单,且又调出广大住户的打卡记录,将其做成一份详细清单,然后带回公安局调查。
历经一夜案情分析,专案组锁定监控录像中的嫌疑犯,并且凭借保安队长的指认,很快抓获拿着庞大手机的家伙。专案组毫不迟疑,立即展开调查活动,很快弄清他的真实身份。
这人的别名叫做小狗,是玉林苑十五单元的住户,3月5日下午4点钟回家,途中自顾拿着手机与朋友通话,后于午5点零3分走出十五单元,随同几个朋友共进晚餐。
据安防系统显示,小狗每次进出玉林苑,都会使用ID门禁卡开门。凶杀案发生的时候,小狗正在家里上网,闲暇在家的妻子,以及老实的母亲可以作证。
小狗并不具备作案时间,更没有作案动机,所以也就无罪释放。
至于另外那名嫌疑犯,依旧两次出现监控录像中,可惜始终不曾见到他的面目,嫌疑程度自然上升至最高阶段。
玉林苑设有规定,陌生人进入华丽的小区,务必要在门口进行实名登记。据门口的监控录像显示,头戴鸭舌帽的男子属于陌生人,况且没有进行实名登记,他的肩上扛着大包物品,鬼鬼祟祟跟着行人进入玉林苑,下意识的朝着十五单元走去。
这名头戴鸭舌帽的男子,在当天下午3点45分进入玉林苑,并于下午4点47分走出十五单元。他是具备作案时间,也有充足的潜逃时间。
此人存在重大嫌疑,固然引起专案组重视,不过除了掌握他的外形以外,无法掌握更多有用的线索,迫使案情陷入僵局状态。
洛天非常愤怒,狠狠扔下一叠报告,再度部署新的任务。
袁怡携带一组警员走访玉林苑,以鸭舌帽为重要特征,找出见过嫌疑犯的目击者。聂飞停止观察以前的监控录像,调出玉林苑最近半个月的监控录像,根据嫌疑犯的外形特征,竭尽全力掌握他的个人信息。
玉林苑全体保安人员,同样领受一项特殊任务,尽管他们有过玩忽职守的行为,于情于理都该受到相应惩罚,但是专案组希望他们戴罪立功。
这些粗枝大叶的保安人员,继续用之前的工作态度在岗,表面不要留意蒙骗过关的陌生人,等到对方进入大门过后将其扣留,势必查明每人的真实身份。
这是一种近乎愚蠢的方法,或许不能锁定逍遥法外的凶手,反倒只会带来更多麻烦,然而洛天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当初两件棘手的案子,只好尽可能变换刑侦方式,希望凶手由于心理需要重返案发区域,乃至稍不小心露出马脚。
各项任务大力展开,侦查工作按部就班执行着,只等峰回路转的局面出现。
两天光阴匆匆而过,洛天的情绪逐渐平静,捧起三份卷宗揣摩良久,胸有成竹走进指挥中心。他调出三件案子的监控录像,手拿纸笔盯住巨大的屏幕,认认真真看着变幻的画面,很快有了全新的感触,认为这宗连环杀人案没有进度,绝对不是专案组失职,实则拟定的凶手人数发生差错。
回忆谢文竣遇害的过程,凶手应该不是想象中的一个人,极有可能是多人同时作案。
1月5日凌晨2点,谢文竣与红衣女子现身环城公路,据红衣女子走路的姿势判断,貌似不是男扮女装,毕竟男人无法走出那种娴熟的莲步,那种妩媚的动作也不是男人能够从容做到。
黑衣男子现身希望中的时候,说明他要利用驼背老头抛尸,但从走路的姿势看来,显然是个真正的男人。至于身穿红色羽绒服男子,无论是在拆开黑色胶袋前后,还是出现在环城公路的时刻,那种跨度较大的走路动作,只能说明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根据种种迹象分析,洛天唯有推翻当初的判断,倾向于色诱谢文竣的是个女人,借助驼背老头抛尸是个男人,拆开黑色胶袋依然是个男人。关于两个男人是否存在共同特点,甚至是否就是同一个人,却又因为监控录像的画质问题,难以获取更加准确的线索。
总体说来,洛天有种大胆的判断,认定谢文竣遇害不是一人所为,至少都有两人携同犯案,虽然表面现象存在一些矛盾,但要杀死一个行踪不定的人,且又做得天衣无缝,仅凭个人能力很难办到。
无论谢文竣一案,还是萧育才一案,甚至裴成良一案,针对谋杀过程而言都有共同点,凶手非常了解被害人。
理性的分析一下,假设想要了解一个陌生人,并且不能与他正面接触,那就只有通过偷窥的方法。偷窥必然需要跟踪,如果凶手只有一个人,姑且不说是否拥有充足的时间,单是构思杀人方法也会难于登天,何况还要根据被害人的情况行凶。
三起案件发生的时间,完完全全按照九宫格设定,背后需要付出巨大的脑力劳动,只有一人万万不能做到,所以洛天不得不改变当初的认识,断定这是一个群体杀人组织,或许还与宗教息息相关。他们杀人的目的非常简单,正是执行特殊的宗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