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寻尸记
吃完早饭,我们先去了昨天埋尸体的地方,挖开尸体,一切正常。
关于昨晚的事情,应该与这具尸体没有关系,即便有问题,也一定另有蹊跷。
让人把尸体重新埋好,我们回来准备东西,今天就开始进山,但在天黑之前一定要出来。
收拾好东西,丁村长被留在村子里,因为他的年纪比较大腿脚不方便,所以我们就从村里挑了几个年轻人。
一切准备就绪,除了我和敦铘,我们又带了五个人一起上山。
沿着那流淌而下的小溪,我们一路向前,走了好半天,敦铘才让大家暂时休息一下,他自己则在周围观看地形。
山上光芒十分充沛,无数道明媚的晨光从山顶射下,撒在这条清澈的溪水之中。
目光在周围的各个方位间移动,合算着周围的气运走势,最后在心里定下这个地方所主的关口。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继续向前走,没有多远,忽然发现了一具尸体,众人上前看去,就见这具尸体脸色发白,双眼紧闭。
身上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尸斑,我小心的拉开这人的衣服,果然同样看到了这人身上的红点儿。
这里没有照相机,所以也无法留下什么有用的图片资料,但根据村民所说,这个人确实是当初住在村里的那些人之一。
让人把尸体抬到一边,我们继续前进,可我却有些狐疑,这具尸体身上,什么工具都没有,他们要在这儿盗墓,难道什么都不拿,单靠手挖吗?
把这个疑点和敦铘说了一下,他只是点头,也没做回答。
快到中午的时候,我们在小溪边几十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小石洞,这洞并不深,最多不过三四米而已。
试探的走了进去,在这里我们赫然发现很多带血的工具,其中有很多挖掘的器材。
这里可能是那些人暂时休整的地方,只是这些血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是他们从墓穴里出来后留下来的?还是一开始就有的。
把那些工具一个个的拿了出来,而在工具的下面,我看到了一堆用衣服包裹着的东西,这些东西上面的血迹最多,密布的程度不难猜测,它一定是被死者抱在怀里,或者是浸泡在血泊里过。
小心的解开这件血衣,我拉开衣服,就见一块半尺多长的玉块躺在面前,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好多奇形怪状的文字。
看了几眼,也没看懂,我只好交给敦铘,他这么一看,脸色刷的一变,“这是一块印刷板!”
“印刷板?!”我一脸茫然,“这个地方,怎么会出现这种东西。”
“不会有错的,上面刻的是藏传佛经,”说着,他又翻到另一面,就见这里刻着的是一个小孩的模样,“可是,怎么回是玉制的呢?”
在古代,唐朝之前,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手抄本,书行很多人日夜赶工,也无法供应市场需求,于是人们就开始用木板雕刻出文字,随后再往木板上均匀的涂上墨汁,以此来加快进度。
一块印刷板,可以反复使用几十年,在这种形式流通之初,这样的印刷板可是极其真贵的。
学识,是为人的根本,一本书的修筑更是要得到多人的选举,最后才会有当时朝廷专门从民间挑选工匠按照通行字体雕刻出印刷板,进行批量生产。
其实这种东西最初的出现,和佛经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因为文字的不同,中原人需要对经文进行翻译和书写,会因为很多不可或缺的地方出些岔子,以至于经文无法快速的流通,所以印刷板就应运而生。
好像就是这样吧!记得小时候爷爷跟我说过,最初印刷板就是为了复印佛经,后来才开始应市场要求被使用到其他行业。
一般制作印刷板,在古代都是用木头,因为比较好雕刻,用石头的也有不过都是王公贵族,或者是复制一些经常会用,又怕磨具会坏的书行。
而以玉做成的印刷板,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说来,要在玉上刻字不容易,而且玉制品也没有石头结实,几乎除了美观之外,并没有什么可取的,所以这东西不可能出自于民间。
因为不怎么接手玉制品,我对那东西虽然不算太陌生,可也没有敦铘那么了解。
凑过去,我问了句,“你看这东西大概会是什么时候的,什么玉种啊?”
敦铘摇了摇头,“不好说!”
向一个村民要了快白布,小心的把这块“宝贝”包裹了起来,敦铘让一个人先把这东西带回去。
把那些工具收拾出去,我们又向里面走去,沿着这洞里的血迹看去,我们发现了一把刀,这刀长近三尺,刀柄上刻了个“王”字,似乎是这刀主人的姓。
一滴血珠落在地面,周围的血腥气在洞中散开,我慢慢的伸手,正要拿起那柄刀时,手心一疼,耳边猛然响起一个声音。
一错神间,那把刀忽然当啷的一声!落在了地上。
这把刀的主人,可能是唯一还活着的人?从古墓里逃出来后,他一定在这里杀了所有的人?
会是这样吗?
我不确定。
闭上眼睛,甩开那些忽然出现的东西,我从地上站了起来,最后看了一眼地上的刀。
在离开这里的时候,我们没有把那些工具带走,因为我感觉如果他们中还有人活着,他可能再次回来,带走这些。
这里,就像某个雨夜中一处小小的避风港,有人雨夜中在这里躲避着,并把那些另自己感觉到恐惧的东西推出这里。
接下来的路,我走在大家后面,不时会看向水里,那挑动的水花,在身边闪烁出光芒,仿佛随时都可能有什么人从那里面冲出来。
这种不安感,没有持续多久,我们就找到了小溪的源头,在那里,有一口很大的泉眼。
抬头向四周围看了几眼,我们终于在这眼小溪的一侧,找到了一处可疑的洞口。
小心的走过去,就见这个洞口很深,洞中向外伸出来一根绳子,这一头被固定在一个手臂粗细的小树上,另一头侧延伸向下面。
伸头,敦铘拉着绳子向下看了一眼,从身上掏出手电,头朝下向里面照了照,随后才对我们说,“这洞大概几十米深,在洞壁上,有三双白色的脚印。”
“白脚印?”连想起昨晚我的脚印,我接口说,“难道有三个人从这里逃了出来,可我们只找到了两具尸体啊!”
“还有一个人活着,昨晚的事可能就是他干的!”
听我们这样说话,旁边一个村民也跃跃欲试的伸头向洞口看了一眼,“那咱们下去不,这绳子够结实吗?”
扯了扯绳子,一个人的重量,绝对没问题,可现在下面的情况不明,这一去恐怕是危机重重,要去要回,还是有待商量。
看了看大家,敦铘最后说,“好了,我自己一个人去吧,你们在这儿等会儿!”
“诶!等一下!”见大家面面相觑,都没有说话,我一把拉住敦铘,“还是我们一起吧,那些盗墓贼进去这么多人,也只有三个人出来,你这一个人进去,恐怕不太好!”
听我这么一说,众人也都表示太玄了,最后有几个胆大的,也说要跟我们一起下去。
敦铘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但还是拉着绳子爬了下去。
下面黑乎乎的看不清东西,只有敦铘手里还有点光,可以照清楚洞壁上白色的脚印。
洞确实不浅,大概几十分钟之后,我们才爬了下来,在洞地空间显得稍微宽大了一些,但也不足以让我们完全直立起来。
在洞底,有一条半人高的土洞是通向与小溪向反方向的,还有在我们正对面的地方,是一扇青铜制成的门,门上除了那些奇怪的纹饰之外,还隐约有很多斧凿的痕迹。
伸手在那些痕迹上摸了摸,冰冷的青铜质感,让人感觉那扇门很是沉重。
“看来他们已经试过,这里走不通了。因此才挖出了我们来的这条路!”回过头去,我又向另一边的洞口看去,敦铘却摇了摇头,“不,也许这不是入口!”
轻轻的在门板上敲击了几下,敦铘把耳朵凑过去,听了听,周围很安静,似乎没有任何声音。
【Finishthis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