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罴为患(7)
243
荆楚文化,按照中国的古代历史,隶属于大汉族文化的一部分,毋庸置疑,荆楚文化也是属于汉族文化的一部分。
当我们最初涉足于这神秘的“荆楚文化”中时,我们谁也没有发觉,我们所面对的一段历史,将是中国历史中最活灵活现的一端历史。
中国近代史中,最负盛名的梁启超先生,将世界古代文明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推出了“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分别是是位于西亚的古巴比伦、位于北非西亚的古埃及、位于南亚的古印度和位于东亚的中国。
这四大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的文明古历史没有中断,一直接续延续至今。
所以,当我们今天,致力于研究古代历史时,尽管发现,我们不具备西亚古巴比伦的宗教统一性、不具备古埃及的气候统一性、不具备古印度的人种统一性,但,我们始终具备了文化的统一性。
是夏望秋的话,提醒了关于这一切的线索。
是时,夏望秋说:“爸爸,我们现有的防弹衣和头盔是必须的,但放毒面具同样必不可需!如果没了防毒面具,我们都将命丧于此,无法往生!”
向他反问的只有我,我问道:“需要放毒面具有什么用?”
“所有的古墓,都必须防备,除了弩箭、剑戟之外,必须要注意的,就是汞蒸气了!”
听到夏望秋的话,我心里不禁一震,反问道:“只有秦王嬴政的坟墓里,按古籍记载,有以液态汞灌造而成的河流啊!”
夏望秋不置可否:“如果这巨石背后,真如我所言,是古墓的话,您能分辨,这究竟是哪个朝代的坟墓么?”
夏望秋的神色,让我感到这一切事情,难以出乎他的所料,与其质疑,不如真的把一切都准备妥当。
“准备放毒面具,又有没有错?”
我分明听到,夏望秋在如是的对我说道。
事实是,当夏望秋指向半山腰那个明显的机关刻度时,李想已经在吴飞的表情示意下,爬上了半山腰查看,他把自己腰间佩戴的匕首插入了刻度之中,却发现,这松松垮垮的军刺,冲破了部分机关,却无法解锁全部的秘密。
李想趴在崖子的半山腰,朝我们摇了摇头。
李想的反应没有错。
我们都听到了明显的“咔哒咔哒”的声音,尽管晦涩如同多年没有藳油的锈蚀的机器,但我们都听到了这样的机关被触动的声音。
但,一把锈涩的匕首,显然无法触动全部的机关。
面前的花岗岩巨石,一动不动。
李想在半山腰,朝我们摇了摇头。
夏望秋在山下,平时这我们,胸有成竹的,朝我们点了点头。
“我们这是在做无用功,如果用一把军刺就能撬动这古墓的机关,那么,我们对古人的智慧也忒轻视了!”
夏望秋说完这话,扭头走进了自己原先休息的帐篷。
临走之前,他回头,朝吴飞说道:“您!首长!如果您关心每个战士的死活,如果您不希望有人死去,那最好,给我们每个人配备一顶高标准的防毒面具。”
夏望秋说:“如果您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打保票,让您进入这山洞其中!”
244
我是紧跟着夏望秋的步伐,回到帐篷里的。
跟着我的,还有夏恬、刘长水、孙仗岩、厘欢、李国良、李想和权斌。
是的,连吴飞也跟着我们的步伐回来了。他带着郑勇。
看到吴飞和郑忠、权斌现身,夏望秋丝毫不感到惊讶。
“你不是不相信我么?干什么还要跟着我?”夏望秋指了指吴飞,说道。
“无所谓相信不相信,你走了,带走了我的主力部队!”吴飞说,“小伙子,你轻而易举的说服了大家,但要说服我,并不这么轻而易举,你还是,给我详细说说,让我明明白白吧!”
“很简单,既然你长年在这里,必然知道,这鄂中北丛林里隐藏的历史!”夏望秋说。
“我不知道!”吴飞说,“你给我从头至尾的,讲一讲。”
“其实挺简单,这都是现成的,至少,让你们耳熟能详!”夏望秋在帐篷里坐下,他拧开了一瓶饮用水,坐在自己的床头,示意我、刘长水、吴飞、孙仗岩、权斌、夏恬、李国良和厘欢坐下。
“公元前700年前后,至公元元年,正是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文明盛行的时代,涌现出诸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无数的大贤!”夏望秋看着我们,说道,“如今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或多或少都受到他们的影响!”
“没错!”曾经有过留学经历的权斌,点了点头,“虽然我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主修的是医学,但对他们的哲学史,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完全的理解的!”
“既然如此,同时期的中国,你就更应该理解!”夏望秋凝视着权斌。
权斌却摇了摇头。
夏望秋无奈的笑了笑。
“这正是如今最无奈的事情,我们的思想更加西化,却在崇洋媚外的过程中,把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思想精华,全部抛弃!”夏望秋说道,“公元前700年前后,正是我们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口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同样全都在同期形成。正式诸子百家文化大发展大融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最重要的历史时期!”
夏望秋看我们莫衷一是,于是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们觉得我说的深奥么?实际一点也不深奥!”
夏望秋不等我们回应,指了指权斌:“你应该是在美国进修的,那你知道美国的排名第一的军校,和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
“西点军校!”权斌丝毫不加犹豫的说道。
夏望秋点了点头,他说:“没错,就是西点军校。可是,你知道,他们研究的战例,除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之外,还有哪些经典战例么?”
权斌含笑摇了摇头,他说:“据我所知,他们研究的,主要就是我们的《孙子兵法》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夏望秋听到权斌口中提到了《孙子兵法》,张口就背出了《孙子兵法》的开篇,他说,“权大夫您说的没错,《孙子兵法》是他们研究的焦点!这《孙子兵法》也正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之一!如果您要想了解这些问题,就必须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究竟在探讨些什么!我们所处的位置究竟在哪里,这里所萌生的文化,在历史中又处于什么位置!”
夏望秋的话,激起了我的兴趣,我调取自己的脑海深处的回忆。
鄂中北——荆楚文化。
这是我能记起的,关于鄂中北文化的全部。
“您的记忆,一点错也没有!”夏望秋朝我点点头,“既然如此,您就有必要,在现有的知识储备中,再更进一步,比如,您旧需要,这楚文化的根源在哪里,我们,究竟要从哪里入手,才能了解到这面前的古墓的由来!”
夏望秋这话,显然,已经洞悉了这崖子、这山洞的全部历史。他显然对于自己的决定,有了百分之百的胜算。
听闻夏望秋的话,吴飞瞪大了眼睛。
“没错!荆楚文化的瑰宝,恐怕就在这山洞里!按你的话说!”夏望秋对吴飞言道,“按我的话说,他们这是把你往火坑里推!”
“你在说什么?”吴飞问。
“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的军队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杀,越军大败。在献上了绝世美女西施后,越国的国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后,勾践回到越国,他任用贤臣,发展生产,东山再起。用了9年时间灭掉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王。‘鸠浅’就是这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名字。他使用的剑,被视为‘王者之剑’!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国人在鄂中一座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它!在场考古工作者回忆,一名开采队员拿剑时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此剑长半米有余,宽不过2寸厘米,两行鸟篆铭文,明确的表明了它的出处和所有者:‘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证明那把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那把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2400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夏望秋看着吴飞,说道,“你不要误解!一旦当我们步入这座古墓,我们的发现,我们发掘到的事实,将比‘越王勾践剑’更加震惊世界!甚至将颠覆我们广义理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