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拉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萝拉小说 > 灵异小说 > 秦梦奇谈 > 第二章 溥仪读书

第二章 溥仪读书

不想错过《秦梦奇谈》更新?安装萝拉小说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第二章 溥仪读书

张显忠的脑子里瞬间转了好多圈,他怎么也想不到皇上今天突然对这种问题感兴趣的原因,只得如实说道:“臣家中祖训八个字‘守口如瓶,视死如归’据说就是和皇室订立的,但具体是什么内容,臣也不知。”

“爱卿是家是哪里人?”溥仪问道。

“微臣老家是辽宁盘锦。”

“你是东北人?”

“正是。”张显忠被皇上的为题搞的颇为糊涂,东一句西一句,没有主题。于是接着说道:“不过,微臣家自两辈前就从东北移居到京城,说来微臣这些年也只去过一次东北。”

“说来听听。”溥仪似乎来了兴趣。张显忠嘴上称是,心里却后悔多说一句话又引来麻烦。

“臣在十年前曾因家父亡故,棺材要埋回祖坟,扶灵回去过一次。那时在东北的老家中接待我的是我的远方小舅,此人处事干练,棺材回去的第二天就下葬埋了。我家这一脉因分出去的早些,对家族事物知之甚少。晚上我与小舅喝酒,他喝多了和臣说了一些。张家在东北有不小的影响力,在农业商业中都有张家人的身影,张家的产业也遍布东北很多地方。”

“这么说你家里很有钱了。”溥仪不怀好意的笑道。

“不不不”张显忠连忙摆手,“微臣家中并不涉及这些行业,我家为旁支,对张家的核心产业是接触不到的。微臣身为皇家臣子,食皇家俸禄,为皇家分忧,誓死效忠皇上。”张显忠说完这番话,额头已经顶着豆大的汗珠。

“好了,朕知道你为官清廉,府中佣人都不多一个。”溥仪摆摆手,意思是让张显忠放心。

张显忠这才如临大赦般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道今儿这皇帝难不成变着法的要找自己不痛快,看来还是要少说话,早些溜才好。

“皇上,微臣知道的都已经据实相告,若皇上没有其他吩咐,微臣身体不适,想回府稍事休息。”

“好了,你下去吧。”溥仪两眼一垂,挥挥手。张显忠赶紧跪下施礼,起身小跑般退了出去。

“守口如瓶,视死如归。”溥仪自言自语着刚才张显忠说的这八个字,手无意间翻到了那本册子的最后一页。溥仪余光一扫,烫金满文的最后八个字一瞬间映入他的脑海,正是“守口如瓶,视死如归”。

溥仪一下子差点从龙椅上蹦了起来。吓的旁边的太监连忙后退三步,叫到:“护驾!”

“呼啦”一下子,从门外进来一群禁卫军,手拿长枪,对准龙座上的皇上和太监。

“都退下!”溥仪对着冲进来的禁军大喊道。禁军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一个一个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大殿上的两个人。不过这一句喊声倒是让禁军收起了武器。

“退下,退下。”老太监说着,双手做轰人装。禁军这才从门内撤了出去。溥仪看了太监一眼,没有说话。转头又去看那册子上的最后一页,上面记载的正是张姓人的祖训,“守口如瓶,视死如归。”

“张显忠的老家离京城多远?”溥仪问身旁的太监。

“大概五天路程。”太监说道。

“那来回就是十天,我给你二十天的时间,你给我查清楚张家在东北究竟是怎么的存在。”溥仪说完也不等太监回话,站起身径直走了。

老太监站在原地,看着溥仪渐远的身影,心里暗骂了声娘,怎么突然就我派了个苦差事。

溥仪从金銮殿上回到南书房,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开始批阅奏折,而是命人去御书房和藏书馆把有关皇室记载的所有书籍都找了来。

看着堆满整个书房的纸,溥仪心里暗暗点头,这接下来的二十天自己要从这些记录中寻找任何能帮助他了解更多更深入的只言片语。

秉烛通宵看书,这是溥仪从来没有过的,但这次他却像吃了什么药似的,一连三天吃住都在南书房里,饿了有人送来吃的,困了倒头就睡,醒来接着看书,就像中了魔一样。

第四天清晨,关了三天的南书房的门终于被溥仪的双手推开了。他站在门口,背手看着天空,身后老太监摇摇欲坠。溥仪的辛苦没有白费,他终于在一本破旧的几乎不能看的文献中查到了有关张家的记载。

张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千年前,那时候东北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后来一个中原人不远万里来到东北,带来了先进的文明和帝王制度。从此,东北各部落间陷入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战。

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东北逐渐从分裂走向统一,并共同抵御外敌入侵。直到爱新觉罗氏崛起,先祖皇太极开始谋求中原霸主的地位。此时的爱新觉罗氏借助张家在东北根深蒂固的人脉逐渐向关内渗透,利用张家汉人身份,最终成功策反了吴三桂,入主中原。

溥仪想到此处,深深的叹了口气。张家对于大清皇室来说有着莫大的帮助。这样的家族在大清朝几百年的兴衰中一直默默的存在,默默的做着自己的生意,或许还在帮皇家做事,但那些事情现在连他这个皇帝都闻所未闻,更别提别人了。

溥仪在这里想着这些,忽然听得有侍卫大声喊道:“报…”

溥仪眉头微皱,心道这是怎么回事。说时迟那时快,来人已经快步跑到溥仪身前跪下,双手捧着一册奏章说道:“报,八百里加急到。”

“我看看。”溥仪装作平静的拿起奏章,心里却满腹狐疑,难不成是前线吃了败仗来这里哭诉的。

果然,武昌起义的人在夺得了武汉三镇后成立了中华民国,黎元洪任都督。奏折里将革命军形容的一往无敌,负责的守军被迅速击溃。

溥仪叹了口气,将奏折随手扔在地上,说道:“大清气运煌煌几百年,如今却如丧家之犬被别人追着打。不看也吧。”转头对身后的老太监说道,“今天我想吃点特别的。”老太监一直在瞌睡中,听见这话慌忙抬起头,面有恐慌的看着皇上。

“让御膳房做点西洋糕点,我还要喝红酒。”老太监忙点头答应。

溥仪吩咐完吃食,便又钻进了南书房,房门又被关上了。老太监合上房门的一刻,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在做梦一般,皇上如今的做法很是反常,对前线战事漠不关心,反而在这里查起族谱来。

溥仪做到龙书案前,看了一眼正向他走来的老太监,老太监脸上似有迷惑和不解。溥仪呵呵一笑,说道:“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煽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老太监被他这么一说更是糊涂,但随即明白皇上心里还是惦记着前线的。

十天后,一封密报送到了溥仪手上。此时的溥仪已经从南书房中出来,想正常一样早朝,只是对于前线战事每每有人谈及总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不再深究。朝臣们对于溥仪态度的变化有些摸不着头脑,以往殿上溥仪总在问这问那,而如今变成了大臣们不说话他也不说话,就坐在龙椅上,一边看书一边喝茶,但就是不开口说退朝。大臣们开始觉得他在泄愤,想着他总不能让人站一天。但他们错了,溥仪真的就让他们站了一天。直到天色渐黑,有大臣终于吃撑不住,向皇上提了个奏折,溥仪才开口道:“你们不说话,我都忘了你们还在这里了,都散了吧。”

第二天早朝,大臣们争着向溥仪递奏折,溥仪让管事太监照单全收,然后就坐在那开始一封一封的看起来。看一封问一封,每封如此,时一两个问题,有时七八个问题。这样又到了黄昏时刻,所有的奏折都处理完了,溥仪站起身头也不回的走了。管事太监见皇上不说话也不敢说退朝。果然,众人在大殿上等了一刻钟的时间,溥仪又回来了。大臣们以为皇上有什么要事要宣布,没想到溥仪只说了两个字,“退朝。”后来管事太监从宫中其他站班的禁军处得知,皇上出去的一刻钟什么都没干,只是去厕所上了个大号。

大臣们从第三天开始,仿佛很默契的每天只有两三个人递上奏折,溥仪处理完奏折就直接让太监宣布退朝。这下似乎合了所有人的心愿,皇上有奏折处理,大臣们不至于很晚才回家,朝上也有人说话有人议论,朝下人人面带微笑。

一段时间之后,当朝上的人们渐渐习惯了每天流水账似的过程时,突然一个战报传到了朝中,朝野再次被震动。正是南方起义义军失败了。当溥仪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人们想象中从龙椅上蹦起来,而是微微一笑,点头说了一声:“知道了。”仿佛这个结局他已经预料到了一样。大殿中顿时气氛冷的有些吓人,大臣们前一分钟还在讨论,下一秒立刻都安静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小说推荐
孕期被害,战太太带娃回归杀疯了 顶级坏蛋 那个渣男居然变成绝世好男人了 先婚后爱:和老板的闪婚日常 临时老公,玩神秘 夫人流产离婚后,疯批总裁他慌了 前世被虐惨死后她在京城杀疯了 炙骨撩思 桑语洲情 售楼小姐异能觉醒,末世我说了算 四合院:坑死易中海 无cp逃荒:寡妇带崽独美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