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布羊毛之外还带着炼钢厂打造的各类农具工具出关,直接从西域诸国换回满车的香料、草药与宝石。~s,h!u·b`x!s`.?c.o-m?
这二位几番倒卖,赚到了大笔银子,在请示过太子后扭头就交到了郎家,去换取郎家独一无二的毛瑟与神药。
而郎家收到银子更是丝毫不耽误,大肆购买材料招收人手,改建牙泉城,增建工厂,加量出产各类紧俏货物……如此循环,大家都跟着赚得盆满钵满,更……了不得的是名利双收:因为牙泉城和西城四处都在招工,短短半年便解决了西城乃至于整个西北的流民问题。
而百姓赚得多,过得好,口呼太子圣明,贤君降世之外老爷们的口碑也蒸蒸日上……
于是太子龙运加身,大小狐狸们细细一思量,怎么想怎么觉得顺理成章。
至于郎先生,则被他们敲定了个“国师临世”的说法,太子听闻满脸笑容,任谁都瞧得出那是默许之意。
叙述到这里,大儿子郎纬端起手边茶杯,一仰脖就是大半杯,“他们说父亲您全无扩张之心,那只能是您要开创个新门派。!咸`鱼_看*书¨网+ +免?费¨阅\读.”
此言一出,家人们齐齐望了过来。
风泽哈哈大笑,干脆为家人们解惑,“虽不中亦不远矣。”
郎纬亦笑,难抑心潮澎湃,“封王拜相如何比得过著书立说?父亲您谋的是万世太平。”
风泽摆了摆手,“倒也没这么了不起。我也不是全无私心。只是太子登基,按照咱们如今的模式来行事,你们说史书会怎么写咱们家,又会如何评论皇帝。”
郎绪反应最快,比出大拇指,“爽!”
裴琼华面上带笑,心里一样舒爽无比:报复皇帝就要让对方遗臭万年!
她再细细回想,如今太子与皇帝父子争锋,无论如何都无法调和,非得分出个胜负不可……太子获胜登基,哪怕为了自己的声望,也不会让史官记载他那个昏庸无能父皇的好话;一直一心一意襄助太子,站在皇帝对面的他们家也不可能被史官颠倒黑白!
等等,公爹不是早就算到这一天了吧?!
裴琼华小心地偷瞄气息越发飘忽玄妙的公爹,忽地想起公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基操勿六。^w\a.n\o¨p+e~n¨.?c-o!m!
她憋不住笑出声来。
她这一笑,像是开启某个信号,全家人也跟着畅快大乐,笑着笑着有些人就抹起泪来。
风泽一瞧,难得好时机,正该让孩子们宣泄下情绪。自从他穿过来,孩子们都紧绷着弦而,生怕一个错步万劫不复。
于是他吩咐站在角落抹泪的大管家,“备些好酒好菜,咱们晚上一家子不醉不许回屋睡觉。”
小光球也在此时出声,“本地天道很高兴。她说您超出了她的预期。”
风泽笑道:“好啊。让她别忘了加钱。”
第97章 第一更。
就在修路的施工队到位之际, 皇帝率领的禁军终于姗姗来迟,兵临西城城下……五十里。
皇帝昏庸,但不代表他又聋又瞎。收到太子练兵时“气象万千”的密报, 虽然至少迟了五天, 可他仍旧又惊又怒。
话说回来,他当然是看出太子不凡, 才要早早收拾掉这个儿子, 可真正直面太子大势已成, 威胁到他的皇位之际, 他除了惊怒之外短时间做不了别的。
苗贵妃则靠在大帐边上, 静静看着皇帝发泄。
她千般心血万般谋划在金龙飞天的那一刻, 都付之东流。在心中暗叹一声当真大势已去, 她得提早做些准备。
她是不是该尽早回京,带着儿子往东北跟大哥汇合了?
再跟大哥面和心不和,大哥因为需要皇子撑门面,也得跟她重修旧好。
想到这里,素来心大的苗贵妃也就不怎么忧心了:对了, 含家那小丫头不自量力让太子捉住, 可以讨好回来做筹码。
横竖那小丫头肚里孩子的爹, 她都说不好究竟是皇帝还是她那个好大哥。她好大哥想通过混淆血脉做上皇,也不是一天两天。
苗贵妃在心里自嘲一笑, 再看向无能狂怒谁都想也都能算计一把的皇帝,深吸口气主动上前, “陛下, 那都是盘外招。终究是要……手底见真章的。太子那边……拢共三五万战兵, 如何是您二十万禁军的对手。”
这句话真说到点儿上了。
西北和东北名义上驻守二十万边军,实际上真正人头能有一半就了不得了。而其中真正能战之兵撑死有个三五万……皇帝登基后一直在克扣西北东北两处边军的粮饷, 即使苗大将军就任东北,他克扣依旧。
凭他养活禁军的经验,他给的粮饷绝对养不出三万精锐,太子此番能带出三五万人迎战,其中大部分只能是各家各户凑出来的家丁与私兵。
推己及人,他可不信西北大将军愿意把自己家底贡献出来给太子使唤。
苗贵妃一直盯着皇帝神情,眼见皇帝眉目略微舒展,她再接再厉,“陛下您又不必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