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拉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萝拉小说 > 古代言情小说 > 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 第118章 烟火归心

第118章 烟火归心

不想错过《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更新?安装萝拉小说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紫焰熄灭的密室里,老厨头的手还按在青铜鼎上,指节泛着青白,却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成了花:"丫头,你身上的烟火气,比这鼎里的铜锈还沉呢。¢n′e-w!t¢i^a′n.x_i!.!o·r-g·"陆明渊抽了帕子替他擦汗,目光却始终落在苏小棠身上——她腕间的金芒随着呼吸明灭,像极了当年在柴房里,她蹲在灶前看火时,映在脸上的光斑。

"该去御膳房了。"苏小棠摸了摸颈间的玉坠,坠子不再冰凉,倒像揣了颗小太阳。

老厨头挥挥手:"去吧,那些和面的、烧火的,该等急了。"圣女攥着裂了纹的骨笛站在角落,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冲她点了点头。

晨钟撞破雾色时,苏小棠站在了御膳房门前。

红灯笼在檐下晃,映得青石板上的露水泛着暖光;门里传来菜刀剁砧板的"咚咚"声,混着小米粥咕嘟咕嘟的冒泡响,像首没谱的曲子。

她忽然想起八岁那年,也是这样的晨雾里,她端着冷掉的剩饭往柴房走,老厨头从门里探出头:"小丫头,来帮我看火?"

"掌事!"门里的喊声响得突兀,带着点慌:"太后的樱桃酥,面发过了!"

苏小棠手刚碰到门环,铜环便被从里推开。

小徒弟阿福顶着一头面粉冲出来,见是她,眼睛瞬间亮得像点了灯:"您可算来了!

张婶非说要重新和......"

"发过的面?"苏小棠跨过门槛,灶膛里的火苗"呼"地蹿高,映得她眉梢都是暖的。

案几上的面团软塌塌瘫着,她伸手一按,指腹陷进去又慢慢回弹——果然过了。"加半盏蜂蜜,两撮桂花蜜饯碎。"她转身从竹篮里拈起颗樱桃,指甲轻轻一掐,酸甜的汁水溅在面团上:"发过的面甜得发腻,得用樱桃的酸煞一煞。"

阿福愣了愣,突然咧嘴笑:"我就说掌事有办法!"张婶从灶台后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擀面杖,见苏小棠看过来,耳尖一红:"昨儿夜里我......"

"火候到了。"苏小棠没接话,指了指蒸笼。?m·a!l,i′x\s~w!.?c?o~m?

水蒸气"噗"地顶开笼盖,甜香混着樱桃的清酸涌出来,像把温柔的刀,劈开了清晨的雾。

她望着笼里金灿灿的酥饼,忽然想起陆明渊总说她做的点心"有股子活气"——原来这活气,是灶前的汗,是揉面的劲,是每颗樱桃都要挑最红的那股子轴。

"给太后的食盒。"她话音刚落,阿福已经捧着描金漆盒凑过来。

阳光顺着她的脚印淌进厨房,落在张婶沾着面粉的手背上,落在火头军擦汗的毛巾上,落在每口锅沿未干的水痕上。

原来老厨头说的"人心的味道",是这些热热闹闹的、不肯消停的、活色生香的烟火气。

"尝尝?"

身后传来熟悉的低笑。

苏小棠转身,陆明渊正端着粗陶碗,碗里浮着片碧绿的菜叶,汤面还冒着细白的热气。"你煮的。"他说,"昨儿在后厨翻到半把菠菜,想着你总说'汤要滚三滚,菜要最后下'。"

苏小棠接碗的手有些抖。

汤里有白胡椒粉的辛辣,有香油的醇厚,最底下沉着粒虾米——是她从前在侯府当粗使丫鬟时,总偷偷给陆明渊煮的那碗菠菜汤。"那年我在柴房煮面,你蹲在门槛上啃冷馒头。"她吸了吸鼻子,"你说'这面比侯府的席面都香',我就想......"

"想让更多人尝到这种香。"陆明渊替她说完,指尖轻轻擦过她眼角的泪,"现在你做到了。"

汤顺着喉咙滚进胃里,烫得她眼眶更热。

原来最浓的烟火气,从来不是山珍海味,是有人记得你煮过的每一碗汤,是有人懂你守着灶台的心意。

与此同时,太极殿外的汉白玉阶上,圣女跪得笔直。

她褪下了缀满银铃的法衣,只穿月白中单,发间的骨笛换成了支木簪。"教派以灶神之名行邪事,"她声音清亮,惊得檐下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求陛下赦免被蛊惑的百姓,求让真正的灶神,回到百姓的灶台上。"

皇帝坐在龙椅里,目光扫过阶下的圣女,又扫过丹墀外跪了半街的百姓——有提着菜篮的妇人,有扛着炊具的厨子,有白胡子的老茶博士。/鑫_纨. ¨ ¢神!颤. ^吾·错·内!容/

他们举着写满"求恩典"的黄纸,却没喊半句口号,连抽噎声都压得轻轻的。

"准了。"皇帝终于开口,"即日起,每年腊月廿三为'灶神节',着礼部备下三牲,由御厨率天下庖厨,为百姓煮一锅'万家平安粥'。"

丹墀下爆发出欢呼声。

圣女仰头望着飞檐上的脊兽,阳光正落在她脸上,把睫毛的影子投在眼下,像落了层细雪。

她忽然想起昨夜在密室里,苏小棠皮肤下流转的金芒——那哪是灶神的力量,分明是人间千万个灶台的光,攒成的星河。

而在城南的青竹书斋里,学者正对着烛火翻书。

案头堆着《齐民要术》《山家清供》,最上面摊开的是本泛黄的《心味录》,页脚密密麻麻记满批注:"苏小棠论面:发过的面非废材,用果酸激其甜,如唤沉眠之人......"他蘸了蘸墨,在空白处写下新的一行:"烟火入魂,方为至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烛火忽的一跳,将"至味"二字映得发亮。

学者抬头望向窗外,御膳房的方向飘来炊烟,像条淡青色的绸子,软软地缠上了晨空。

他笑了笑,提笔在书脊上补了几个小字——修订版。

青竹书斋的烛芯"噼啪"爆了个火星,学者搁下狼毫,指腹抚过《心味录》修订版的书脊。

墨迹未干的"修订版"三字泛着乌光,与书页间夹着的樱桃干、菠菜叶标本相映——那是他跟着苏小棠在后厨蹲了半月,记菜谱时顺手夹的。

窗外传来马蹄声,礼部员外郎捧着鎏金托盘跨进门槛:"先生,各国使节已在偏殿等候。"

学者将书轻轻放进锦盒,指尖在盒盖雕花上顿了顿。

三年前他初见苏小棠时,这姑娘正蹲在御膳房角落啃冷馒头,袖口还沾着灶灰;如今书里夹着的,是她改良樱桃酥的笔记,墨迹里浸着"用酸煞甜"的巧思。"去吧。"他提起锦盒,檀香混着墨香飘出窗棂,落在偏殿外的银杏树上。

偏殿内,波斯使节的鎏金胡瓶与大辽使者的兽纹银盏交相辉映。

学者掀开锦盒的刹那,高丽国使凑得近些,鼻尖动了动:"这书...有股子甜香?"学者笑着翻开序言页,墨迹未散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暖光:"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不是刀剑,不是权谋,而是那一碗热汤背后的温情。"

大食商人抚着胡须低笑:"此等妙理,该让我家乡的厨娘也看看。"话音未落,殿外突然飘来股熟悉的香气——是苏小棠常做的桂花糖蒸栗粉糕。

学者转头望去,陆明渊正倚着廊柱,手里端着青瓷碟,碟中蒸糕还冒着热气:"刚从御膳房端来的,趁温乎尝尝?"

"你倒会挑时候。"学者接过蒸糕,咬下一口,甜糯裹着桂香在齿间化开。

陆明渊望着偏殿内交头接耳的使节,眼底浮起笑意:"等《心味录》传到海外,说不定明年这时候,大食的商队会带椰枣来换咱们的糖霜方子。"

此时的天膳阁内,老厨头正把铜钥匙串拍在苏小棠掌心。

钥匙磨得发亮,撞出细碎的响,像极了当年他在柴房教她看火时,灶膛里噼啪的木柴声。"从今天起,这阁子归你了。"他背着手往门外走,又突然停步,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是当年他藏在灶台砖下的《厨经》手抄本,"我去城南的小厨房教新学徒,明儿开始,你得自己掌秤了。"

苏小棠攥着钥匙,指节发白。

她想起八岁那年,老厨头揪着她的后衣领从柴房拽出来:"哭什么?

灶王爷最烦掉金豆子的厨子。"又想起上个月老厨头在密室里说的"烟火气",此刻钥匙上的温度,和当年他按在她手背上教她揉面时的温度,一模一样。"您...会常来吗?"她声音发涩。

老厨头没回头,只挥了挥布满刀疤的手:"每月初一,我来尝你做的新菜。

要是咸了..."他顿了顿,声音轻得像飘进窗的柳絮,"就当是你小时候往我汤里多撒的那把盐。"

门"吱呀"一声合上,苏小棠望着案头的《天膳阁食谱》,突然笑了。

她抽出笔,在"樱桃酥"那页批注旁添了行小字:"发过的面是困着的甜,得用人心把它叫醒。"墨迹未干,阿福掀帘跑进来:"掌事!

张婶说新到的冬笋尖儿嫩得能掐出水,让您去挑!"

"来啦!"苏小棠把钥匙串往腰间一挂,转身时带起风,吹得案上的纸页哗哗响。

数月后的清晨,京城西市的青石板还凝着霜。

挑着竹篮的妇人刚掀开盖布,甜香便裹着热气窜出来——是糖粥的糯,是萝卜糕的鲜,是茶叶蛋的香混着八角的辛。"热乎的嘞!"妇人的声音带着点哑,像含着块化不开的蜜,"糖粥配脆麻花,暖到脚后跟!"

买早点的人围了一圈。

卖菜的老周舀了碗糖粥,吹了吹喝一口,突然红了眼眶:"像...像我娘当年在老家灶上煮的。"梳双髻的小丫头举着麻花凑过来:"阿娘,这粥里有星星吗?

我尝着甜丝丝的,像天上落下来的。"

妇人低头盛粥,布巾下的腕间闪过一点金芒。

她抬头时,晨雾里飘来细雪——是今冬的第一片雪花,落在粥碗里,瞬间化了。

她望着渐浓的雾气,耳边响起陆明渊的话:"明儿要变天了,你那小摊子...变天怕什么?"她笑着往粥里撒了把桂花,"灶火不灭,人心就暖。"

雪越下越密,路人裹紧了斗篷。

有眼尖的婆子指着街角喊:"快看!

天膳阁的烟囱!"众人抬头,青灰色的炊烟正从天膳阁的飞檐下钻出来,像条柔软的龙,在雪幕里游得欢快。

后厨里,苏小棠踮脚往大锅里添姜块,蒸汽模糊了她的眉眼。

阿福抱着一摞粗陶碗跑过来:"掌事,张婶说姜不够了,我这就去..."

"慢着。"苏小棠按住他的肩,望着窗外越积越厚的雪,忽然笑了,"多备些红糖,再让火头军把灶膛烧得旺旺的——今晚上,咱们天膳阁的后厨,得煮它十锅驱寒的姜枣茶。"

窗外的雪粒子打在窗纸上,沙沙作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小说推荐
孕期被害,战太太带娃回归杀疯了 顶级坏蛋 那个渣男居然变成绝世好男人了 快穿之炮灰的自我放飞指南 先婚后爱:和老板的闪婚日常 临时老公,玩神秘 夫人流产离婚后,疯批总裁他慌了 前世被虐惨死后她在京城杀疯了 炙骨撩思 桑语洲情 售楼小姐异能觉醒,末世我说了算 四合院:坑死易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