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如何镇住渊盖苏文?
出兵,这是李承乾不愿意的。+1¢5/9.t_x?t\.*c-o·m*
之前想着在草原上打出一片地盘,但那是逼不得已。
现在自己都监国了,还打什么打?
再说,自己在长安,即便外面打下再大的地盘,和自己也没关系。
另外,作为后世之人,李承乾知道民间疾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隋亡唐兴,但百姓至今都没恢复,天下还有很多田没人种,而等种田的够数,李承乾还有其他宏伟的计划。
最基本的,就是让全天下人的生活质量有飞跃式的提升。
百姓生活改善,大唐的整体面貌才会有本质上的改变。
像现在这样,只有皇城中富丽堂皇,出去到处都是污浊的道路,衣不蔽体的贱民,对比后世自己生活的环境,那简直太差了!
但不想以武降服渊盖苏文,就必须用点意想不到的手段。
寻常的遣使斥责,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想了一阵,李承乾的思路便迅速清晰起来。
翌日一早,李承乾就进去来见李二,把鸿胪寺的奏章拿给了李二。~|微$£?趣?>小{说=|,网?] μ更2?新+[t最2§?全\?±
“渊盖苏文?这人好大的胆子!”
李二看到奏章很生气,不是因为高建武之死伤心,只是刚刚经历了侯君集的谋反,李二对这种事这种人,打心眼里深恶痛绝。
“朕就知道,朕早该出兵的!若早些出兵,区区渊盖苏文,安敢如此胆大妄为?”
李二骂了一阵,李承乾却听的暗笑。
早出兵?
你又不知道渊盖苏文要反。
即便出兵,你也是讨伐高建武的,干那渊盖苏文什么事?
等李二发泄了一阵,李承乾这才询问:“高句丽乃大唐藩国,发生这种事情,不知陛下要如何处置?”
李二却反问一句:“你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应对?”
“臣是有些想法,不过似乎有些粗浅,要不,还是不说了。”
李二笑了笑:“但说无妨,这里只有咱们父子二人,有什么不能说的?”
“臣以为,或许可以和那渊盖苏文面对面谈谈。”
李二愣了一下,突然大笑一阵。
“承乾,你别误会,父皇不是说你的想法天真,只是,只是……算了,召集大臣们,来临湖殿商议对策就好。?[优|o_品?小;·说?.?网?¢ ′最%新?D章·1%节{μ~更ˉ新]??快3a”
李承乾知道李二就是觉得自己天真,不过他也不辩解,只是叫太监出去把人喊来。
片刻之后,尚书左仆射房玄龄,门下侍中马周,中书令杨师道,鸿胪寺卿窦诞等人都陆续进来。
“都来了?快入座,出事了……”
李二几天不见这些老臣,倒是感觉有些亲切,不过现在还顾不上打招呼,见众人入座后,便赶紧把事情说了一下。
“诸卿,高句丽出了这种事,大家以为应该如何应对?”
马周听的很是愤怒:“这渊盖苏文毫无人臣之礼,臣以为,我朝为高句丽宗主国,理当为高家出面,正本清源,镇压渊盖苏文的暴行!”
李二点点头:“那你说,我们该如何出面?出兵?还是?”
这么一问,马周顿时眉头皱起,冷静了很多,其他人也认真的思索起来。
毕国公、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这时候就有些坐不住了。
“诸位,渊盖苏文都这样了,你们还在想什么?”
随即便冲着李二抱拳道:“陛下!那高建武是您亲自册封的,渊盖苏文杀了他,这就是公然和陛下作对,和大唐为敌!臣愿领精兵讨伐高句丽,拿渊盖苏文人头来谢罪!”
这话听着提气,也很符合李二的胃口,但房玄龄却直接开口制止。
“不可意气用事!高句丽地形复杂,不易图之。再说,眼下灵州城外,车鼻、薛延陀、回纥等部尚未平定,西突厥也不安分!大唐虽强,又岂能同时三面开战?若如此,百姓必定民怨沸腾,不利于社稷稳定。”
阿史那杜尔听的顿时恼了:“梁国公,区区高句丽何足惧哉?给我两万精兵,我能杀到他们的国都!”
房玄龄不禁笑了一下,摇摇头,却没有再吭声。
李二见此,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李绩:“李绩,你怎么看?”
李绩略一沉吟:“车鼻作乱,侯君集谋反,高句丽政变……我朝内外不稳,当下实在不宜轻启战端!贸然开展,恐怕周边藩国都会乘势作乱。比如那吐蕃,之前出兵进入安西都护府地界,说是援助我朝,实则未必没有试探的意思。若陛下贸然出兵高句丽,就怕吐蕃也会不安分。当务之急,臣以为我们急需一场大胜镇住周边宵小,来年再视情况而定。”
这一番话,说的众人不禁纷纷点头,连阿史那杜尔都不吭声了。
李二见此,不禁苦笑一阵。
本来还觉得李承乾天真,但现在看来,好像还真不宜开战。
如果不能开战,那就只能先苟着。
但是,如果没有动作,没有一些成果,周边藩国一看大唐对高句丽无可奈何,未必就不会争相效仿。
“李绩,那你有什么建议?若我们什么都不做,恐怕会引发不少问题。”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应该派遣使者出使高句丽,一面责问渊盖苏文,一面择机册封新王,以次彰显我朝天威。”
话音未落,杨师道便予以斥责:“不可!渊盖苏文以下犯上,残暴不仁,朝廷岂能遣使与之继续来往?何况,他拥立的高葬只是区区一个傀儡,册立高葬为王,就是助纣为虐!如此做派,周边藩国见我朝不为其王室伸张正义,岂不是要大感失望?”
李绩倒也不急,只是慢慢说到:“藩国诸王虽然不满,其麾下权臣却会因此更愿意拥护我朝,这对制衡藩国诸王颇有好处。虽然有失仁德,却对我朝有利,也未尝不能考虑。”
众人因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李二见此,一时间也没了主意,只能招手把李承乾叫来身边。
“承乾,你是怎么想的?你先前说和那渊盖苏文碰面,莫非你有把握让他臣服?”
李承乾果断摇头:“臣没有把握,臣只是提个建议。渊盖苏文连自己的王都敢杀,臣光靠嘴,如何能让他臣服?不过,若陛下愿意,臣过几日可以献上一物,或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