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十倍赔偿?孤拒绝!
“太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h/u~l¨i*a!n^b!o′o-k?.^c+o_m-王家管教不严,门下出了这等不孝子,但他不光是我王家的人,也是大唐的臣!若这种事闹大,为天下人所知,那对皇室的名声也是不利的。”
王守仁自打进门一直都没得个座位,至今还在站着,但事关侄儿王德祖的小命,此刻却也不敢计较这些,赶紧挑要紧的提醒李承乾。
“哦?这么说,为了所谓的名声颜面,就不做追究,任由这等奸佞胡作非为?”
“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太子,他给朝廷带来的损失,我王家愿意出面解决!这样既能给那些战死之人的家眷一个交代,也能维系朝廷颜面,何乐而不为?”
这么主动的吗?
王家可是个庞然大物啊,不知道王守仁的让步,能带来什么好处?
“王家解决?王家,还有这本事?孤倒也愿意听你说说。”
王守仁顿时心中一松,脸上多了几分自信。
“因王德祖而亏空的钱财,我们王家愿意出面补上!”
李承乾赶紧算了一下。
战死的,不说那些将领,只说普通士兵的话,一个人的基本抚恤是一匹绸子。.l+a^n¨l_a?n-w-x¢..c~o?m¨
一匹也就是四丈,一丈三米三,四丈十多米,看着挺大,但并不值钱。
实际上,一匹绢才四百文钱左右。
一两银子一千文,满打满算赔一万户,折合下来才几千两银子,补两年也就一万出头。
这点钱,对于根基深厚的王家,肯定是九牛一毛。
但这对于李承乾来说,也不值一提。
问题在于,给下层百姓造成的影响,这是拿钱很难消除掉的。
就为了这点钱而卖王家一个面子,替王德祖脱罪,那根本不可能!
想到这里,李承乾玩味的笑了:“王守仁,你王家是有些家底,但你是不是弄错了,孤会缺这点钱?”
王守仁眉头一皱,有些不解:“太子不缺钱,为何会因为这点钱而大动干戈?”
李绩听的忍不住瞥了王守仁一眼,目光中略有鄙夷。
“王守仁,你王家再怎么富有,还能比得上朝廷?太子追查此事,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整肃风气,安抚人心!你王家传承至今,你竟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王守仁愣了一顺,像是想明白了一般,脸上闪过一抹尴尬。+x-k,a¢n+s¢h-u+j_u?n+.~c\o¢m^
不过李承乾倒也能理解王守仁这反应。
这种人就是从小养尊处优,自我感觉太好,以至于目中无人目空一切,以至于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冷不丁的就会闹笑话。
就像晋朝那皇帝司马仲,遇到民间百姓大饥,他居然问“何不食肉糜”。
又像后世有些大聪明,说穷人老了没钱,可以把几套房子租出去赚租金。
一直以为这些五姓七望几百年兴盛不衰,那应该每一代的家主都是些真正的聪明人,没先到今天倒是开了眼,这才知道王家是这样的。
“来人,送他们叔侄出去。”
话不投机半句多,李承乾直接赶人了。
这让王守仁瞬间急了:“太子!请恕我无知莽撞,王家愿意……愿意十倍补偿!”
十倍?
这就有点意思了。
即便之前是一万两银子,十倍也是十万两。
迄今为止,白酒虽然暴利,却也没赚了这么多。
然而李承乾却低着头,只是摆摆手。
几个太监已经上前拉拽王守仁,根本不给一点面子。
眼看李承乾无动于衷,王守仁奋力一把甩开,给王德祖使了个眼色后,二人直接都跪了下去!
“太子!我听说陛下身体抱恙,若太子您只是追查此事,即便查个水落石出,陛下恐怕也难消怒气。王家有几百年的老参,有种种前朝的奇珍异宝!我愿意把这些东西献给陛下。陛下知道,必定龙颜大悦。太子既得了钱财可以安抚那些士兵的家眷,又不至于事情闹大,刺激陛下,这才是两全其美的结果啊。”
李承乾听到这里,又有些忍不住,笑了一下。
“你王家的家底是不错,我信!不过,这区区百年老参有什么稀奇?辽东不少胡人都有进献,太医院多的是,也就你王家当个宝。王守仁,我知道你想保你这侄儿,孤也不是那非黑即白只认死理之人,只不过你这见识和气度,实在叫人无法令人满意。走吧,今天的结果,都是你们咎由自取。大唐开国二十多年,如今蒸蒸日上,渐趋稳固,你若再把大唐当做从前那些几十年就灭国的小政权,恐怕你王家以后的日子会很难过。”
这次,太监们不由分说把王守仁拽了出去,王德祖也被禁军直接拖走送往刑部。
李绩见此,不禁一阵苦笑。
他也看出来了,李承乾不是非要把事情做绝。
但王守仁居然和个二傻子一样,一不留神就透出优越感,和对皇室的轻视。
就这态度,别说救不了王德祖,可能原本只是流放,现在真的要杀头。
……
临湖殿内,李治跪在地上,面对李二的质问,却支支吾吾难以启齿。
“逆子!你现在不说,等别人把你的事情抖出来时,一切都晚了!”
李二接连怒吼,然而李治总之欲言又止,甚至都急哭了,却愣是不敢透露分毫,只是一味的乞求李二。
“父皇,儿臣知罪,儿臣再也不敢了,再给儿臣一次机会……别让大哥再查下去了!”
李二见他翻来覆去就只说这些,气的上去一脚把李治踹翻,然而心里却比李治都急。
敕书的案子还没了结,现在李治又惹上这种事!
这两项加一起,他还能有个好?
终究是爱子心切,眼看李治什么都不说,李二一咬牙,准备放下面皮,亲自去一趟武德殿。
然而才刚要走,中书令杨师道就匆匆走了进来。
“陛下,祁县的王守仁来了,他托臣捎个话,说想求见陛下,有要紧的事求陛下帮忙。”
李二不耐烦的一摆手:“朕的事都忙不过来,现在哪顾得上他?再说,王家不是一向看不上皇室?想让朕帮忙,等他的闺女明年嫁过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