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多喜临门!过个好年!
“准了!”
王守仁忐忑的功夫,李二突然一锤定音。[比???奇?t中D÷¤文′网±¤ )&最`新{章|o节§更?.2新3¨;快′
准了?
还真行啊?
王守仁有些傻眼。
其实,这事他是挣扎了好几天的,甚至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王家那是书香门第,说直白点,那是读论语,讲礼法的。
也就是说……
王家是很重传统,很看重长幼,很讲究秩序的。
王心桥是自己的孙女,她嫁过去自然无可厚非。
但陪嫁个王清源,这就不对劲了。
王清源是自己的侄女,是王心桥的姑姑啊。
她陪嫁过去,这以后东宫要怎么称呼?
都是太子的女人,按理说这姑侄是姐妹。
然而事实上,王清源是王心桥的姑姑。
太子又该怎么称呼王清源?
算小妾,还是姑姑?
然而王德祖虽然没说破,但王守仁也听的明白,这就是太子的意思。
太子想通吃!
这种事王守仁自然不屑,但他又想起老李家有胡人血统,并不在意这些……
如果不顺从太子,鬼知道王家会有什么后果!
长安那局面,局外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李泰整太子,李泰被流放。*e*z.k,a!n?s`h/u-._n¨e·t\
李恪整太子,被强行要求就藩。
李佑整太子,差点被杀头。
李治也整太子,已经流放去朔方去了。
再看太子,看似随时要崩,实则还是稳如老狗。
谁都感觉太子一定用了什么手段,但谁都看不出太子到底做了什么。
然而这样的太子,才更令人感觉恐惧。
王家虽然牛逼,但面对一个日趋稳定的唐王朝,再加上老李家出了李承乾这么个异类,自然不敢怠慢。
退一步,王家虽然名声上受辱,但还能延续下去,甚至比从前更强盛。
但不听从太子的意思,当下就可能遭殃。
而如果以后太子做了皇帝,那王家的日子一定更难过。
权衡再三,王守仁还是决定妥协,决心帮李承乾喜上加喜,这才亲自出马来求李二促成此事。
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意料。
自己准备的诸多说辞,竟然都没派上用场。
李二他就这么答应了!
难道,他忘了王清源之前许给谁了?
那肯定是忘不了的……
儿子的婚姻大事怎么能忘?
那现在唯一的解释,就是李二真的厌恶李治,是真的越来越钟意于太子!
这么看来,太子地位真的得到了巩固。#?咸t|?鱼£看?|书.o%网. }已&*?发?¨布¢a÷最?¨新D/章?节?#
那王清源陪嫁,王家反而不亏!
毕竟将来李承乾一旦称帝,王清源也要进位妃嫔。
祁县王家,一门两妃,那好处有多大还用说?
想到这些,王守仁顿时咧嘴笑了。
……
柳*府上,从皇宫出来的王守仁一路来了这里。
“柳*,你这伤,可得快些养好了。正月的时候,你最好能站起来。不然,你怕是要措施一场富贵。”
“啊?姐夫,这是为何?”
“呵呵,老夫已经为大侄女做主,让她跟着心桥陪嫁给太子了!你这个做舅舅的,届时要抓住这机会和太子修缮关系,不然以后你怎么为官?”
柳*瞬间石化:“什么?清源?陪嫁?这……”
“怎么?你觉得委屈了她?实话告诉你,这是太子的意思,你可别胡乱搅和。太子的手段你已经领教过的,你别自误。”
柳*打了个冷颤,沉默了片刻后,还是感觉难以置信。
“她可是心桥的姑姑啊!她陪嫁,他们彼此要怎么称呼?这辈分不是全乱套了?”
王守仁嗤之以鼻:“闲操心!太子都不在意,你操哪门子心?你还是想想我说的,赶紧把你这伤治好,想想怎么讨好太子为妙,免得清源受累于你,以后失宠。”
柳*面色数变,终于叹了口气:“这么说来,陛下都同意了?若如此,那晋王怕是真的没机会了。”
王守仁哂笑道:“还晋王?李治已被皇室除名,更被发配至朔方,连个平头百姓都不如!你莫以为他也能像李泰当初一样,又恢复了身份,重新封王!如今的局势,照我说已经初见分晓!我看陛下也领教了太子的厉害,不敢再打压太子,把诸王流放外敌,未尝没有保全这些人的意思。”
柳*品了一阵后,这才回味过来:“你是说,陛下也怕保不住李泰、李治他们,故而借机把他们流放出去?”
王守仁点点头:“你想想,当日的魏王李泰何其威风,出行都是太子规格的倚仗,住的是武德殿!可那又如何?他几次惹上祸事,几乎被杀头!李治、李佑、李恪,无不如此!这些人,看似个个都是咎由自取,但一人俩人如此倒也罢了,可个个都如此,陛下难道看不出端倪?我看陛下也是服气了,斗不动了,他怕再斗下去,真的让李泰之流卷入更大的麻烦,甚至不得不杀!把这些人都赶出长安,也许正是陛下对诸子的关爱。”
柳*听的一阵恍然,也更加绝望。
“果真如此,连陛下都怕了太子,那李治看来是真的没机会了!可怜我为了保住他,几乎被李承乾毒打至死!原先还想着李治将来替我报仇,现在看来,这一番羞辱只能忍受,再也无法雪耻!”
王守仁皱了皱眉:“柳*,你那点脸面算得了什么?老夫不也把她们姑侄二人都嫁过去了?看开点,别较真。那是太子,你顺着他,今后自然官运亨通。你若逆着他……你想想那李义府的下场!”
柳*猛的打了个冷颤。
李义府为李治背了锅,早被低调处死了。
若不是王守仁说,自己都忘了这号人物。
等再过几年,恐怕长安城中,再也没人能记得有过这么一个人了。
和太子作对,真就如一粒尘埃,一旦失败,便会被碾成齑粉。
“事已至此,我还能怎样?若能好起来,我自然会备些礼物,亲自拜访太子!就算不为我自己,也要为了柳家!”
……
“太子殿下,安西都护府来了书信。”
东宫。
太监送来了一份书信,另外还有一个小巧的玉盒。
信是张鹏写的,说棉花在西域并不少见,已经找到了李承乾画的那种棉花,如今正在购入种子,囤在安西都护府。
那玉盒里放着的,正是一朵棉花。
雪白,蓬松,和大唐本土的木棉截然不同!
“西北大捷,姑侄姐妹花到手,棉花也找到了!三喜临门啊!”
李承乾不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