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朝会!吴王被贬平民
翌日朝会,许久没有露面的李二出现在太极殿上。$/?第-??一?看·书[÷网,+¢ \`a更¢%,新?最?:快-%
群臣拜贺过后,都等着李二说话。
然而李二却拿着纸笔,一句一句的开始发挥,并有太监随时转述。
“陛下说,朕有疾,不能言语,本该养病,又恐诸卿无端揣测,不得已今日来主持朝会。”
“辽东战事,朕已知晓。兵败至此,皆因朕听信吴王谗言,而做出错误决断!”
“朕已决定,削去吴王爵位,并于玉碟除名,贬为平民,流放房陵!”
群臣一听,个个倒吸一口凉气。
房陵那地方,穷山恶水,封闭至极。
把李恪扔到那种地方,可见李二真的很生气。
但……
这到底是李二的意思,还是太子逼着李二这么安排的?
其实,李承乾也一阵错愕。
李治被发配到朔方,李泰被流放黔州,这已经是很苦的地方。
但房陵比这俩地方相对更苦逼,搞不好去了没多久就没命了。
老实说,李承乾感觉这处置的有些太狠了。
主要是自己还用这些兄弟们有用!
比如高句丽,平推之后,还用什么高藏?
直接空降大唐亲王过去治理高句丽多好?
羁縻之法虽然能苟住外族,但毕竟是两张皮。$?狐?),恋.°文|1学[ o\?无;错e±¤内2÷容\°?
想有效同化这些外族,还是得靠自己人。
给诸王一条出路,既能让他们帮自己做事,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对于李承乾自己而言,又能落个仁德的好名声。
这才真的是赢麻了!
另外,杨妃还求自己救救李恪来着,甚至都给自己跪下了……
不过李二大病初愈第一次上朝,倒是不好立马劝谏。
略一思索,李承乾没有贸然开口,寻思过段日子,等李二心情舒坦的时候再提不迟。
反正李二只是说流放李恪,并没有什么时候让李恪动身,而现在自己监国,只要和下头打个招呼,应该也没人回到李二那边告状,催着李二流放自己的儿子。
至于大臣们,此刻根本没人为李恪求情。
今日能把张俭逼死,明天被逼死的未尝不可能是他们。
如此吴王,谁愿意保他?
李二见此,心中暗暗叹了口气,知道李恪确实是犯了众怒,把大臣们给得罪死了。¢搜???搜-?ˉ小ˉe说??网3#: <首3发^
然而事已至此,李二也没招,李恪不处理,大唐的将士们心中就会憋着一股气,这早晚会惹出麻烦。
深吸一口气后,李二挥笔继续写了下去。
“朕身体有恙,往后还需静养。朝中军政一应事宜,皆由太子裁定。非不得已,不要打搅朕……朕不想再昏迷一月,甚至更久!当然,卿等有什么喜事,朕自然是愿意听听的。”
嗯?
众人听到这里,心中陡然一松。
如果李二是被太子挟持,那不管是什么事,都是不能随便接见外臣的。
但李二都明说了,有喜事是可以来和李二分享的,也就是说,李二这是真养病,并非被太子软禁。
那要这样的话,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朝堂上的气氛骤然松弛,甚至有不少官员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李承乾见此,便干脆把没议定的一些要紧事情提了出来。
“陛下难得上朝,臣心中有两件事,正好趁着今日请教。这第一件,接下来再攻打高句丽,由谁监军?第二件事,请列为臣工举荐一位营州都督。”
李二愣神一阵,脸上渐渐多了几分无奈。
监军?
出了这种事,还怎么好意思让亲王监军?
皇室的脸,都被李恪给丢光了。
再安排个亲王去监军,那不是给全军将士心里添堵吗?
再说了,现在太子不肯也不能离开长安去担任监军,其他的还真没什么合适的亲王人选。
想到这里,李二摇摇头,提笔写下了自己的想法。
“李绩心中有韬略,做事够稳重,且多年统兵,其实他足以执掌一军,全权负责!朕以为,往后打仗,可以不用监军。”
李承乾立马附和:“陛下英明!如此,李绩不受人制约,或许战事会更加顺利!”
李二点点头,随即又写道:“至于营州都督,吏部与尚书省议定人选,交由太子批复即可。往后这等小事,就不用知会朕了。”
文武百官又惊了。
营州都督的人选,这都是小事了?
那可是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啊!
之前太子不过是在灵州稍微培养了一下势力,就让你急的天天挖空心思拆台,现在偌大的营州势力,就都不管了,全由太子决定?
不是真的被太子控制住了吧?
不少大臣下意识的看看李承乾,但却并未发现什么异样。
而且李二那边也很是坦然,并没有任何被胁迫的样子。
然而如果李二的态度是认真的,那这真是匪夷所思。
难不成……
李二真的彻底改变了对太子的看法,甚至,已经准备交接皇权了?
一时间,百官心中都有了各种猜测,不敢吭声,却都在彼此触碰目光,无声的交换着心中的揣测。
“好了,今日朝会就到这里,朕昨日才醒,还需静养……诸公若有喜事,记得进宫与朕聊聊,或许对朕的病情还有所帮助。”
李二冲着百官报以一笑,又冲李承乾打了个眼神,便转身从后面走了出去。
“恭送陛下。”
李承乾带头唱了一声,心中突然感觉沉甸甸的,仿佛李二做了甩手掌柜,整个大唐社稷的压力,就都落在了自己身上。
“好了诸位,陛下养病期间,孤还要继续监国。陛下虽然不常上朝,但我等也要把一应事务打理的井然有序,不能堕了这贞观盛世的威名。”
“那今日最要紧的,便是把营州都督的人选定下。张俭虽死,其麾下部众尚思其主,诸位推荐人选时,还请把这些考虑进去。”
房玄龄立马回应道:“张俭之子张乾多有军功,称得上身经百战。若以其为营州都督,必能令营州将士心安。以其韬略,还能助李绩一臂之力。”
吏部众人也纷纷附和。
李承乾见没人反对,当下就点头定下了人选。
“孤监国时,会格外关注民生。诸位平日里也要时时心系百姓,更要以身作则,不要盘剥腐败。谁坏我大事,孤一定从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