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太子不干了?李二有些...
翻开奏章,李二顿感被雷轰了。?j\i~n¢j^i?a`n,g`b~o`o/k,.\c!o+m¢
“请辞?监国太子,不干了……坏了,坏了坏了!这下真的坏事了!朕就知道要坏事,怎么就不小心点?”
李二拿着奏章嗟叹不已,心里眼里满是懊恼。
如果不信智满的鬼话,如果不把太府寺的钱都送人,如果没鬼扯说给太子祈福,如果这几天没在宫里给李泰李治祈福……
“可世上没如果啊!”
李二突然哀嚎一声。
然而不多时又有太监来报:“陛下,太子带了一队卫率出城冬猎去了。”
李二浑身一震:“冬猎?他来真的啊?还真不管朝政了?”
说话间,李二已经站起来走到了门口。
“快!备马!”
“陛下,咱这要去哪?”
“废话!当然是去追太子!”
“喔……陛下要一起去冬猎?”
“闭嘴!蠢货!”
李承乾刚走没多久,李二就乘马火急火燎的也从西门追了出去。
不过,李承乾怒气满满,一路狂飙不停,这大冬天的路上又没什么人,李二很快就追丢了。?5/2.m+i¨a*n?h?u^a+t^a+n_g·.\c¨o-m/
“前面这么多岔路,该往哪里追?”
前面赫然是三岔口,而且肉眼可见的,三岔口的尽头,又有几个岔路口,神仙来了都不知道该往哪走。
“陛下,还追吗?”
随行太监小声问。
“分头追!务必找到太子!见了太子,一定要劝太子回宫!”
一行人瞬间分头去找,李二却运气不好,和李承乾走的南辕北辙,越走离得越远。
李承乾一路飞驰,过了渭河,又飞奔到咸阳,穿城而过后,又到了丰邑。
见前面有山,李承乾也不多想,直接带人一头扎了进去。
到了这里已经跋涉近一天了,人困马乏饥肠辘辘,李承乾这才停了下来。
士兵扎营,薛仁贵守着李承乾,薛先图和周青则带兵出去打猎。
“太子殿下,咱们这次出来走几天?”
薛仁贵见李承乾看着天空发呆,就小心的询问起来。
“不知道,孤还没想过。”
“那太子为何突然想着出来打猎?您这一走,朝中事务谁来处理?”
“朝廷?大唐有皇帝,少我一人乱不了。&??零?点3t看2书1 ?3?追¤最/^?新=?章e`节{”
薛仁贵一听,顿时知道又是李二惹怒了太子。
“太子,陛下到底老了,不宜太过操劳。若陛下操持国务累坏了身体,那心疼他的还不是太子殿下您?”
“扯淡!孤心疼他?笑话!他死了孤都不心疼!”
嘶!
薛仁贵环视周围,见士兵都离得还远,这才松了口气。
“太子殿下,不可说这种气话……想想当初,太子被迫出走灵州,后回到长安也处境艰难。难得如今您和陛下关系和睦,臣以为不能因为一些琐碎再起了矛盾。这大唐的天下,若没了太子执掌,将来如何更进一步?难道,太子殿下就甘心把这江山社稷让给别人?”
李承乾拔了几根枯草,感觉有些意兴阑珊:“孤锐意进取,自然想让大唐更加兴盛,为此也曾有过种种努力。可……可现在孤就是不想管了!以孤这一身本事,到哪不能做个富贵闲人?何必操心天下事,还给自己惹来诸多烦心?”
薛仁贵不知道李承乾为何烦心,只是低声劝慰,但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薛仁贵说的再有道理,李承乾再怎么觉得在理,也终究解不开这个心结。
“仁贵,别说了。孤被他骗了!这两年来,孤与他好不容易生出的那点信任,又没了!孤不回去,孤也不管什么朝政了……爱咋咋地!”
众人陆续打了野味回来,野兔最多,野鸡次之,还打倒了一只傻狍子。
篝火加起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野兔穿剑上挂在火上烤的滋滋冒油。
嗅着这股肉香,心中的不快到时被忘了七七八八。
肉烤好了,薛仁贵切开递给李承乾。
孜然和盐撒上,香的令人陶醉。
虽然外面天冷,但喝了两杯白的,李承乾却在大帐中睡的很沉。
……
李二的人找了三天都没找到任何踪迹,太子搞丢了,李二又没脸加派人手大范围搜罗,只能暂时回去。
回了长安时,奏章已经堆叠如山。
虽然房玄龄帮忙批复了不少,但到底有很多奏章是需要李二来批复的。
李二又是个责任心满满的皇帝,李承乾不在,只能咬牙亲自上阵。
不过许久没有批阅奏章的李二,一时半会还真适应不了。
因为对如今的朝局了解的不够细致,批一道奏章都要思考许久,都要问问身边的近臣。
一天下来,堆积的奏章非但没少,还多了一摞。
见此李二欲哭无泪,后悔死了花样搞事。
和李承乾预料的一样,忙成狗的李二,再也顾不上给李泰李治祈福了,甚至连妃嫔都顾不上宠幸,忙到很晚直接睡觉,醒了便赶紧继续批复。
这么忙了几天的同时,李二听说太子一直不见踪影,便忍不住派出禁军外出寻找。
只是太子没找到,刑部那边,张亮倒是带着案子来见李二了。
“陛下,臣奉太子之命,派人去万年县查案,如今案子有了眉目,但……太子不在,这该如何是好?”
李二苦笑:“太子只是外出散散心,过段日子自然会回来。他交代的事情自然非比寻常,你先和朕说过,朕看看接下来该如何安排。”
张亮也不废话,直接叫人抬进来两筐奏章。
“陛下,这都是臣这几日写的奏章,案件详情基本都在里面,请陛下过目。”
李二大吃一惊:“这么多?这得看到什么时候?你挑要紧的出来,闲话朕不看!没空!”
然而张亮却一脸为难:“陛下,这都是一桩桩案子,都是要紧的。”
咬咬牙,李二只能翻开看了几本。
“宝塔寺?太子竟然让你调查宝塔寺?”
李二突然一脸惊愕。
“对,就是重点调查宝塔寺的……陛下,是不是不该查这里?”
李二赶紧摇摇头:“那倒不是,只不过,朕没想到太子竟然对这地方起了疑心。如果真没记错的话,这宝塔寺的住持,还是智满的弟子。”
“陛下说的不错!智满的弟子,正是如今宝塔寺的主持!那智满到了宝塔寺后,至今还没有上路。陛下,那智满看着道貌岸然,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