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接着转头看向马周,并朝他喊了一声。·w-e.n·x~u\e!t¨x?t-.*c`o\www.
“马周。”
马周连忙应道:“臣在。”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这一次朕把你的功劳先记下,等你把拼音注释做出来后,再一并给你赏赐!”
听到陛下的话,马周的脸色微微一喜。
既然陛下现在没有赏赐他金银财物,那就意味着陛下将会赏赐给他爵位!
爵位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他迈向士族的门槛。
马周收敛心神,语气略微激动应道。
“臣,遵旨!”
接着李世民转头看向司经局的一众官吏,并朝吏部侍郎崔勖下令道。
“崔勖,司经局的属官研制印刷术有功,吏部要尽快定出赏赐!”
像皇子和朝中大臣的奖赏,李世民都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赏赐。
而对于底层的官吏赏赐,则需要吏部进行评测功绩,然后根据奖赏的规定,再赐予相应的奖赏。
崔勖恭敬应道:“遵命!”
司经局的一众属官脸色激动地通红,他们恭敬地行礼道。
“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朝他们挥了挥手,示意司经局的人把桌子和雕版等东西拿下去。
沉默片刻。
李世民对房玄龄下令道。
“房玄龄,你们尚书省要尽快掌握印刷术,然后甄选科考的书籍印刷。+求.书?帮? .首^发_”
“朕要天下士子都买得起书!”
因为现在纸张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所以书籍的价格不会马上降的很离谱,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过只要书籍的价格是原来的三成,寒门以上的士子就能轻松拥有。
房玄龄朗声应道:“臣,遵旨!”
他身为尚书左仆射,执掌尚书省的大小事宜。
尚书省是大唐最高的行政机构,所有政令的执行,都是由尚书省来完成。
除了六部以外,尚书省还监管将作监、都水监和军器监等部门。
李世民又说了一些大小事情,随后站起来说道。
“今日朝会到此结束,退朝。”
“太子随朕去紫宸殿。”
说着李世民朝一侧的东厢房走去,而李承乾也紧随其后,脚步一瘸一拐跟着离开。
文武百官纷纷站起来行礼道。
“恭送陛下,太子殿下。”
虽然太子现在还瘸着脚,可他的背影在百官心中,却是从未有过的高大。
魏王府的一众党羽并没有在太极殿多待,他们神色匆匆地离开。
司徒长孙无忌也是一样,他也脸色复杂地走出太极殿。
...
紫宸殿。?k,s·w·x*s_./o?r.g^
李世民坐在胡椅上,他单手捧着千字文认真翻看,还时不时地点着头。
而李承乾则坐在下首位置,神色淡然地喝着茶汤。
过了片刻。
李世民将手中的书卷放下,他目光疑惑地看着李承乾询问道。
“承乾,你是如何想到印刷术?”
他对李承乾的培养,除了帝王之术以外,就是君子六艺。
像格物一道,从未有过涉猎。
朝廷一众大工匠都做不到的事情,没想到承乾在短短两月时间内,只是依靠东宫的几个属官,便将其做了出来。
实在让他有些难以置信!
李承乾拱手回道:“回父皇,儿臣从拓印中获得灵感,然后加以改进。”
“说起来印刷术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只是从未有人进行尝试而己。”
听到李承乾的这个回答,李世民微微摇了摇头。
他轻声说道:“承乾,印刷术可不简单,单是雕刻反字就难倒无数人。”
“而且千百年来都没有人想到这种印刷方式,可见其并非容易之事。”
很多东西看着简单,可换做自己去尝试,照葫芦画瓢都不一定能做出来。
就拿书法来说。
像褚遂良写的楷书,起笔露锋,空灵飞动,看似很简单。
可换做一个人临摹去写,完全写不出来那种意境。
李承乾微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言。
安静了一小会。
李世民语气带着期待问道:“承乾,朕叫你过来,是想问问你对造纸术有没有涉猎?”
顿了顿。
他继续说道:“现在虽然有了印刷术,能加快书籍的印刷,可纸张的产量是个大问题。”
“如果不能降低纸张的价格,书籍的价格依旧会居高不下!”
“到时候世家的力量会越来越强,而百姓更难有出头之日。”
当前掌握的造纸术,虽然技术己经十分成熟,可是纸张的产量却非常低。
即便1000文一卷书的价格,降低到300文一卷书,百姓们依旧买不起书籍。
而最终的受益者,则是那帮门阀世家之人。
李承乾心里也清楚这一点,他低头沉思片刻,随后朝李世民拱手道。
“父皇,儿臣愿意尝试革新造纸术。”
“不过儿臣对造纸术研究不深,需要有造纸经验的人,来协助儿臣来完成。”
造纸术比印刷术难很多,需要有专业的工匠协助才行。
否则就是漂白这一项,便能把李承乾难倒。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承乾,朕会派几个擅长造纸的工匠到东宫,让他们接受你的差遣。”
“你以处理国事为主,造纸术当做辅助的任务即可。”
朝廷设置的少府监、将作监和军器监,管理各类官手工业生产。
精通各种手工活的巧匠,在这些部门里面都有。
只不过有能力的大匠,少之又少。
李承乾拱手道:“父皇,还请您再调派几个铁匠到东宫,儿臣也想在冶炼一道做一点事。”
东宫有工匠,但是跟朝廷的相比,能力差了不少。
后续锻造马蹄铁和炼钢,需要有大本事的大匠协助。
李世民没有丝毫犹豫,他点了点头道。
“朕允了!”
紧接着李世民又和李承乾聊了一会天,随后挥手让李承乾回去处理政务。
等李承乾的身影消失在大殿外后,李世民接着把目光看向手中的书卷,脸上逐渐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承乾开窍了。”
随着李世民的呢喃声落下,大殿很快陷入安静。
...
下午。
李承乾正坐在明德殿内批阅奏疏,一大群内侍把金银和布帛拿了过来。
为首的内侍走到李承乾跟前,恭敬地行礼道。
“启禀太子殿下,卑职受陛下之令,携带万金和布帛万段前来,请殿下接收。”
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后派张师政把太子家令颜育德叫了过来,并让他清点金银和布帛入库。
清点完后,李承乾也对食官署下了一道命令。
“今日设宴,东宫之人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