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太子走访民情
李二难以理解李承乾的想法,但昨夜积累了一肚子疑问,李二憋着难受,根本坐不住!
“给朕换一身行头,朕要出宫!”
这个时候,李承乾已经领着权万纪和杜荷到了南城常安坊。_?*小?%±说/?宅?3 ¥°首¥ˉ发?!
这里房屋破败,道路泥泞,别看还在长安城中,但这里住的是真真正正的底层人士。
这里的百姓,情况好一些的手头有几亩薄田,平时出去给大户帮工赚点小钱,勉强度日。
差一些的,田产早已典当一空,家徒四壁,靠举债度日,还不上借债的,就只能委身大户为奴为仆。
“杜荷,你可知道这一带青壮有多少?老弱妇幼有几何?”
杜荷做了这么久户部侍郎,那也不是吃干饭的。
“太子,这一带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早年有些家底的,基本都有娶妻生子,那自然是有青壮的。不过也有不少破落户,既娶不起媳妇,至今垂垂老矣,自然生不出什么青壮。不过,总体说来,青壮少说也有几万。”
这个数字,和李承乾估摸的差不多。
长安鼎盛时期,加上城外周边的人口,号称百万。,d,a′w~e+n^x`u¨e~t_x¨t-.\c^o`m^
城南一隅,凑几万青壮应该不是难事。
“这么多青壮,你可知道他们平时以什么谋生?”
“谋生?他们并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服役归来,靠着饷银度日,实在支撑不下去,也只有秋后给大户人家做帮工割麦而已。”
李承乾由此感慨:“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多人无所事事又度日艰难,万一遇个什么天灾人祸,彻底没了收入,他们会不会因此走上绝路?”
杜荷愣了一下,若有所思。
权万纪却因此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着李承乾,脸上颇有些意外和惊喜。
“这只是长安的一隅,这只是隐藏在盛世之下,冰山一角的隐患!诸位,不可掉以轻心啊。”
李承乾的话让杜荷为之一震!
“太子说的是!从前我竟从未想过这些!长安乃我大唐都城,只是城南一隅就有如此隐患,若放在其他地方,恐怕有更多百姓日子难以维持。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他们恐怕有可能为了一口吃的铤而走险,聚众作乱!”
李承乾点点头:“所以,孤要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不能完全解决,但要尽力把这隐患减弱,免得日积月累,酿成大祸!权万纪,你现在可懂孤的意思?”
权万纪却皱起了眉头:“太子想来是要用这些青壮重修房舍街道,既给他们一个谋生之路,还能改善长安面貌。a?精.?#武¢$?小&说?网]× *`[首?$发%不过恕臣直言,就是这几万人的吃穿用度,都是一笔庞大的支出!听说最近工部调用大批银两打造大炮,臣担心朝廷无法负担如此开支……至于其他州县,恐怕更加难以为继。”
“这个你不必担心,孤虽然要重修房舍街道,却也不是平白送这些百姓一场富贵。”
说着李承乾掏出一张图纸来。
“孤翻修城中房舍,同时也要在城外新建房舍。凡事愿意出钱出力者,不光为他们提供粮食和一定工钱,还能得到房屋置换!”
权万纪看了一眼图纸,顿时一脸愕然。
“太子,这开支太大了!如此大规模把城中百姓安置到城外,无异于再造一座新城!别说土木人力,光是买地就需要花钱无数啊!我担心,太子您虽然想法不错,可中途钱财消耗太大,难以为继。”
杜荷也赶紧附和:“太子,李大亮把户部今年的结余都拿走了,按照您这么个折腾法,就算您卖白酒的钱都贴进去都不够的。”
“白酒?孤不用那些钱,这事要推广到各个州县,孤怎么会用自己的钱?不要急,孤有的是办法。”
二人相顾茫然,不知道李承乾还能有什么办法。
已知的办法,不外乎花钱雇人或者调拨服徭役的。
但如果要推广到天下所有州县,那根本没那么多钱。
至于徭役更不可能,役夫用处很多,打仗的,镇守边塞的,地方上巡逻站岗的,修路修渠的……
朝廷自己用都嫌不够,哪有那么多人给太子使唤?
但见李承乾成竹在胸的样子,二人也不好多问。
“你们先按孤的思路安排着,孤还有事,先行回宫。”
不过正要离开,李二就到了。
“承乾,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李二一路敏捷的避开马粪,但巷子里的臭气却避无可避,连张嘴说话都感觉困难。
“陛下怎么也来了?”
李承乾却更意外,他是做梦也想不到,李二会来这地方。
虽说李二英明神武,爱惜百姓,但他从前根本不会深入民间的。
别说李二,就是那些能臣,一旦飞黄腾达,也再不肯来这些脏乱不堪的地方。
这个世上,就没什么能记住来时路的人。
“父皇这不是闲来无事么?正好窝在宫中许久,又不需要处理政务,正好出来走走,顺便瞧瞧你。”
李二说的分明是扯淡,李承乾见他不老实,眼珠一转,直接改了主意,不回宫了!
“臣正要沿街串巷走访百姓,陛下既然来了,要不要顺道一起?”
李二顿时愣住:“还没完?还要继续走访?怎么个走访法?你该不会……还要在这里逗留下去?”
李承乾肃然道:“既然是走访百姓,自然要来最脏乱的地方,挨家挨户看一遍。臣赶时间,就不和陛下赘言了,陛下若是嫌弃这里的环境,可以先行回宫。”
李二看看污秽铺满的街道,不禁瞳孔放大。
但又感觉就这么离开,对自己的名声有损。
关键太子不嫌弃啊!
老子还能被儿子比下去?
“朕不回宫,咱们一起!一起!”
李二硬着头皮跟了上去,权万纪和杜荷知道李承乾故意整李二,个个暗笑离去。
挑了一户柴门破败院墙坍塌的院子进去,里面一个老头带着几个小孩慌忙迎了出来。
“老伯,这家里怎么知道老弱,不见您的子女?”
老头拘谨,眼里却顿时涌起浓浓的哀伤:“老朽只有一子,前几年小儿服役中被胡人所杀。儿媳不堪重负,抛下三个孩子不知所踪,故而如今家中只有我们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