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意外发现了案情
一听独子为大唐战死,李二倒是有些怜悯。?_§如°<:文\网& £!首-?§发t+±
“老人家,你的儿子不会白死的,这些孩子,今后由朝廷来养,保你放心!”
老头自然感恩戴德,习惯性的想把众人迎到屋里小坐,略尽地主之谊。
“陛下万金之躯,怕是去不得这等寒舍,不如陛下先回,臣代为抚须。”
李承乾再度让李二离开,但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二要是离开,那不是真的嫌弃这地方磕碜?
“朕不回,朕不嫌弃!当年朕征战南北,多少次死人堆里冲出来,还在乎这些?”
李二有些恼火的进去,老头却惊的愣在原地。
“老伯,别怕,皇上是人,不是野兽。还不进去给皇上倒碗水喝?”
李承乾脸上的坏笑一闪而逝。
老头猛然醒悟,赶紧进去到水缸舀了一碗水端给李二。
“陛下,请用水!”
李二看了一眼,不禁嘴角一抽。
那碗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洗,边上凝了一层黑红色的污垢,再说那水也不干净,底下有小虫,上头还浮着一个泡的肿胀的苍蝇尸体。
“好,好好……老人家,你这日子过的如何?”
李二接过碗,却不动声色的放在一边。¢1/3/x′i`a/o?s/h\u?o`..c?o!m*
“日子,日子……日子过的还好。小儿战死后,朝廷发放不少抚恤金,足可保我一家衣食无忧。”
老头明显说的言不由衷,但李二却听到老头一家得到抚恤后,高兴的直接忽视了老头的异样。
“老伯,带我看看你家的米缸。”
李承乾笑着问了一声。
“米缸?这个……老朽家中没有米缸。”
“那你家的粮食在哪放着?劳驾带路,孤想看看,顺便留下吃一顿饭。”
老头使劲眨眨眼,眼里满是慌张,一时说不上话。
然而此时三个孙子扑闪着天真的眼睛,略带兴奋的指了指墙角。
李承乾示意随从过去,然而随行的士兵却只从墙角找到一个破旧的竹筐,里面只有些草根,别无他物。
“老伯,这是什么?”
李承乾一把拿过,面色难看,旁边的李二也拉下脸来,眼神可怕。
“这……这是草药!老朽挖草药卖钱补贴家用的!”
但李二也不傻,当年打仗,有时候军中缺粮,下面的士兵也有吃这东西的。,?·比@奇o?中~文ˉ网¥t- ;?免2£费¨@阅*?读?¥
“老人家,你家中到底有没有余粮?朝廷究竟有没有给你抚恤?”
李二压着怒火问。
老头面对愤怒的李二,下意识的护住了三个孙子,脸上满是怯懦,却不肯多说什么。
“真是混账!承乾!这事你要查,彻查!不管是谁,都要给朕从严惩治,绝不姑息!”
李二怒气冲冲出拂袖离去,这模样,李承乾倒是看的颇感欣慰。
这才是李二该有的样子。
为民而怒,不是天天想着和自己勾心斗角。
低头看着这一框草根,再看看那三个小孩,李承乾仔细盘算起来。
自己从后世带来的这一肚子学问,如果一辈子闷在腹中那真是浪费。
可这些东西,稍微有些家底的人家,肯定是不会学的。
这个时代,儒学才是主流。
虽然儒学没有实用价值,但维系王朝却是不可或缺的。
但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这儒学非但不是什么好东西,甚至磨掉人的锋芒,遏制了思想的开放,迟滞了华夏的发展。
想以长远的目光发展大唐,强盛华夏,那就要为这个朝代注入自己知道的东西。
这些东西,虽然注定不能为贵族喜爱,但却可以给底层百姓打开一条全新的道路。
这条路,也许无法跻身权贵,却能给他们一条种田之外的活路。
眼前这三个孩子,就是开拓这条路的绝佳之选。
这一代人,就是大唐变革的开始!
“太子殿下,草民死罪……但孩子无辜,还请太子殿下饶他们一命啊。”
李承乾琢磨的功夫,老头冷不丁的跪了下去,声泪俱下。
“老伯,快起来,你没罪,是朝廷有罪,是朝廷愧对你们。不过,孤既然知道,就绝对会把这事查个清楚,绝对不让战死之人的家眷生活上落难!”
李承乾亲自把老头扶起,也没有继续留在这里的念头,直接起身回宫。
克扣士兵的抚恤,这事不是户部就是兵部干的。
不过户部有杜荷担任侍郎,按理说可能性不大。
兵部支取钱财,下面各级官员发放中克扣,这个可能性更大。
但保险起见,李承乾还是先派人把杜荷叫了回来询问。
“还有这种事?太子,请给我一点时间。既然有这种事,那一定不是一家两家被克扣。臣到户部任职不久,最近没有这种事,但不排除从前有!臣这就回去,查查从前的账本有没有问题。”
杜荷刚走,李承乾又派人把李绩请来。
“李绩,兵部的人最终负责下发这些钱财,所以不管户部有没有参与,兵部这边肯定是有问题的。你最好立刻回去详查此事,尽快写个奏章上来。这事陛下业已知晓,要加快处置。”
李绩听的眉头微皱,被从并州调回来不久,就到灵州那边帮忙,这好不容易回来,兵部内部又出问题了!
虽然是从前的烂账,但如今烂在自己手上,李绩自然恼火。
尤其李绩多年掌兵,最恨这种把手伸到士兵遗孀的贪官污吏,当下话不多说,直接回兵部彻查案件。
李二这边,原本是想找李承乾长见识的,不料刚出门就遇到这种事,回宫还怒气难消,又苦于没人诉说,干脆把长孙无忌、魏征二人召入皇宫聊起了这事。
魏征倒是和从前一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百无禁忌,也不怕触怒李二。
长孙无忌却低头不语,几次抬头,欲言又止。
这异样,很快被李二觉察,脸上多了几分不满。
“无忌,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你与朕相伴多年,有什么话就直说,不要有所顾忌。”
长孙无忌踌躇片刻,却突然跪了下去。
“陛下,臣或许知道一些事情,但从前有所顾忌,一直没敢禀报。如今想来,倒是坏了朝廷的声誉,害了稚奴啊。”
“什么?稚奴?难道,这事与他有关?”